1 / 63
文档名称:

ch12国民收入核算.ppt

格式:ppt   大小:759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ch12国民收入核算.ppt

上传人:lily8501 2019/9/3 文件大小:7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ch12国民收入核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民收入帐户——,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GDP的度量是20世纪最重要发明之一,本身是历史需要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的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在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下,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3)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ounts(SNA)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一、重要概念例子:假设福建省某企业在2008年生产并销售了500万美元服装。其中为了生产这些服装而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厂房设备折旧等等共计为200万美元。试问该企业在2008年真正生产(创造)的产品价值为多少?因此,在计算某个企业的产出或全社会的总产出时,应该指的是价值增值的部分。价值增值企业产品价值与从别的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能源等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价值增值例:假定一件服装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要经过5个阶段:种棉、纺纱、织布、制衣和销售。0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价值=该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该产品最终的售价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中间产品一国再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应是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valueadded)=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实际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原料、能源等最终产品 ——不重复出售、转卖或进一步加工最终产品通常包括:①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存);③净出口(进出口差)。作投资用的机器设备等产品,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终产品。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