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文化哲学课程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哲学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19/9/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哲学课程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哲学课程论文浅析卡西尔的艺术本质论摘要:《人论》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著作。在《人论》中,卡西尔深刻地分析和批判了西方历史上流行的两种艺术本质观:摹仿说和表现论,由此出发,他沿着康德艺术自律论的方向,提出了自己关于艺术本质的几个规定。同时,从他的学生苏珊•朗格的著作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关于卡西尔的一些新的认识。Abstract:“AnEssayonman”istheGermanphilosopherErnstCassirer’,Cassireranalyzedandcriticizedthetwoviewsabouttheessenceofartwhichwerepopularinthewesternhistorydeeply:,heobservedKant’s“self-heory”,,fromhisstudentSusanLanger'sworks,:艺术本质;符号;形式Keywords:theessenceofart;symbol;form在20世纪西方美学的众多流派中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独树一帜地创立了他的符号——形式美学,开辟了一个从文化与符号的双重视角来研究美学与艺术的新方向,构成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卡西尔提出艺术是“感性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他回顾了艺术从他律到自律的历史,认为艺术和美本来就是最清楚明白的人类现象之一,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然而,哲学思想史上关于美的现象却一直是混乱不清,不是把美从属于理论的知识,就是把美规定在道德的范围内,这种现象在西方直到康德才告一段落:“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第一次清晰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艺术的自主性。”(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234页。卡西尔关于艺术的本质论的探讨是沿着康德开辟的艺术自律的方向进行的,同样在与科学和道德的区别中界定艺术的本质。一、对两种艺术本质论的批判卡西尔在提出自己的艺术本质观前,首先考察了历史上的两种艺术观:摹仿说和表现论。摹仿说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雄霸西方两千多年的传统艺术本质论,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摹仿的程度越高,艺术的价值越大。也就是说,艺术的价值由外在的自然来决定,外在的自然成了衡量艺术的标准。卡西尔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有二:第一,传统的摹仿说是个不彻底的理论。如果摹仿是艺术的本质,艺术以摹仿的逼真性来决定优劣,那么,这个决定艺术的标准是不严谨的,任何艺术家的摹仿也不可能是纯粹的摹仿,“所有的摹仿说都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为艺术家的创造性留有余地”。(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237页。也就是说摹仿说在事实上并不彻底,它避免不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的创造。卡西尔说:“如果摹仿是艺术的真正目的,艺术家的自发性和创造力就是一种干扰性的因素而不是一种建设性的因素。”同上。这就是说艺术不可能是纯粹的摹仿,把艺术的本质定位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