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苗族名字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苗族名字解析.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9/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苗族名字解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苗族名字解析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来源:文摘发布者:宇晓热度14票浏览602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09年4月11日11:39由于我国苗族内部的支系构成和分布状况比较复杂,因而亲子连名制在苗族中的分布也呈现出多种结构类型共时并存的格局。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苗族的亲子连名制似可归纳为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1、祖、父、子三代并列式逆推反连这一结构类型如果用代码来表示即为:CBA-DCB-EDC。在这里,每一个完整的连名都由三个音节构成,这三个音节分别是祖、父、子三代各自的本名。其中,第一个音节为当事人即子辈的本名,中间音节为当事人父亲的本名,最末一个音节为当事人祖父的本名。这一类型的连名制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雷山县、剑河县一带的苗族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苗族社会中,祖、父、子三代相连的连名方式在使用上并不是绝对唯一的,它实际上可以与父子两代相连的连名方式交替使用,一般是需要强调每个人名所有者的祖父时才连祖父的本名,否则,父子两代相连就可以了。 2、并列式祖、父、子三代顺推正连该类型可用代码表示为ABC-BCD-CDE,即当事人的本名在连名之最末,祖父名在最前边,父名在中间。例如“奏麻俄”这个连名式人名中,“奏”为祖名,“麻”为父名,“俄”为当事人自己的本名。这一类型的连名制主要见于贵州台江县的孝弟等苗寨中,具体的分布范围有多大尚未及调查。 3、并列式父子两代逆推反连。这一类型可用代码表示为BA-CB-DC。它呈现出严整的两音节格,其中前一音节为当事人自己的本名,后一音节为当事人父亲的本名。每个连名按苗语语法意为“某之子某”。这是苗族中行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连名方式,无论是在操黔东方言的黔东南苗族还是操川黔滇方言的贵州中部和西部苗族中都有广泛的分布。 4、嵌音式父子两代逆推反连。这种连名方式从音节数上表现为三音节,从形式上看似与祖、父、子三代并列式逆推反连的亲子连名制相近,但实际上却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三个音节中的中间一音节只是嵌在父名和子名之间的特定的发语词。如果用代码表示,则为B□A-C□B-D□C。每个连名中的音节为当事人之本名,□是为表示对父辈尊敬时粘附在所连父名上的语音成分,最后边的音节为当事人父亲之本名。这样的连名构成方式在苗族中的行用范围极为有限,目前只在贵州西南部操川黔滇方言麻山次方言的紫云县四大寨苗族中发现了使用上的实例。该类型的连名格式可以说只是第3种类型的连名格式嵌附特殊冠词后出现的音节变异而已,因为尽管音节上已有所不同,但在父名和子名之间的连缀顺序上仍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逆推反连法。 5、并列式父子两代顺推正连。这种连名的构成方式可用代码表示为:AB-BC-CD。这样的格式在苗族中的分布面也极为有限,目前仅见于“古董苗”(“古董苗”自称“蒙正”或“蒙港洞”,是聚居在贵州紫云、安顺、镇宁三县毗邻地带的一个苗族支系)中。鉴于这一苗族支系在历史上曾长期受彝族土司的统治,与彝族的文化交往关系较为密切,而其连名在形式上又与当地苗语语言法则不相吻合,我们有理由认为,“古董苗”中所行用的AB-BC-CD一类连名格式很可能是受彝族连名制影响的产物,是彝苗之间文化传播所导致的一种文化变异现象,而不大可能是苗族中原生的固有格式。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苗族亲子连名制最基本的格式当是BA-CB-DC和CBA-DCB-EDC这两种类型。任何文化现象的存在,都是以其担当一定的社会功能为条件的。亲子连名制之所以会长期地为苗族人民所传承,就是因为它在苗族的社会文化运作中具有若干特定的功能。研究苗族亲子连名制度,若不探讨其功能。就如同人们探测一种矿藏而不问其价值和意义一样。经过初步的研究,我们认为,苗族亲子连名制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巩固继嗣制度的强化剂。继嗣制度是各族社会达成历时延展的重要环节。它的运作须以一定的继嗣原则为基础。所谓继嗣原则指的是,一个世系群的成员们在传袭名位和财产时应遵循的基本规范。继嗣制度的运作旨在通过“法理性排除”(juralexclusiveness)的手段,根据社会需求,使自我一辈只与父方或母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亲属,按社会公认的血缘亲疏等次建立联系,从而使特定的个人有资格从特定的前辈那里承袭某些先赋性的权利和义务。继嗣制度是与世系的计算方式或直系亲属的确认方式紧密扣合在一起的。在母系社会里,人们只用母亲一方的亲子连结关系来确定名位和财产的承袭规则;而在父系社会里,则情形正好相反。当人们按父系或母系中的任意一系实行继嗣时,自我只能通过世系群中男性或女性中的一种相应性别来追溯那条上下沿展的亲子系谱线。在实行连名制的民族中,这样的亲子关系系谱线正是通过亲子连名制度得以体现和被强调的。恩格斯曾指出,在一些正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演化的印地安部落里,为了将子女列入父亲的氏族,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