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004南北站厅施工组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206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04南北站厅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9/6 文件大小:1.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04南北站厅施工组织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土建工程南北站厅施工组织设计一、 编制依据1《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详细地质勘探报告》;2《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技术设计》;3《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盖挖方案设计》;4《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第二次详勘中间资料》;5《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南北站厅围护结构变更设计》;6《六•四、加强六•四式铁路军用梁手册》;7冇关技术施工规范及相关设计文件。二、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新村站位于江南大道屮,呈南北走向,车站小线与江南大道规划屮心重合,车站屮心里程YCK10+490,,,总建筑面积9500m2o车站设计采用站台层与站厅层分离布置,通过专用斜通道把站台与站厅连接;车站主要曲站台主体隧道、南北两站厅及3个通风道和5个出入口组成。南北站厅是木工程重耍组成部分,南北站厅为四层框架结构,顶板埋深3m左右,处人工填土层、淤泥层、冲积粘土及冲积砂层、全风化、强风化及屮风化地层。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本站场范围原为风化残丘及平缓坡地,地表已改造为道路,表层为0」〜,南站厅场地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淤泥质粉土、细砂、屮砂、软塑粘土。基岩岩面较浅,为裂隙发育的强风化和中风化泥岩,强风化带风化不均匀,常夹有全风化岩或中风化岩,中风化带岩石完整性较差,局部夹强风化岩。北站厅场地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残积可塑性土、硕塑粉质粘土、基岩岩而较深,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基岩强度较高、完整性稍好,本站场场地的岩层产状受珠江向斜构造控制,岩层往北倾斜。地下稳定水位・,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受大气降水生活废水的补给,场地第四系覆盖土层的富水性差、透水性弱但在挖桩过程屮发现局部有冲积砂层存在,含水丰富,开挖吋易坍塌。场地南端有海珠涌经过,靠近河涌的填筑层及砂层的地下水与河涌地表水的水力联系较密切,相互补排较快。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三、总体施工方案根据南北站厅地质状况及要求不同,南北站厅釆取的施工方案大体相同但略冇差别:1、 南、北站厅皆采用三次倒边施工。2、 南、北站厅采用六•四军用梁盖挖法施工。3、 北站厅围护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桩,,,桩间距1..6m,基坑内侧桩护壁凿除,内支撑采用600mm钢管支撑,钢管壁厚14mm。挖孔桩插入深度:基坑底面为全风化岩时,桩插入深度5m;基坑地面为强风化岩时,,上覆土层围护结构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l・2m,,,内支撑釆用600mm钢管支撑,钢管壁厚14mm,桩身插入中风化岩层2m,中风化岩层采用锚喷支护,系统锚杆采用******@,钻孔直径40mm,锚杆长3m,对于岩石破碎地段或软弱夹层及桩前岩石采用5m长①******@,喷射碗厚150mm,钢筋网采用<l)******@200X200mm围护桩根部设计一部4X7(1)******@,倾角15°,钻孔直径130mm,南站厅上覆土层中有淤泥及细纱层,地下水与海珠涌联系密切,在桩外侧及围挡分界处采用定喷,起到基坑外止水帷幕的作用。对于东部临近房屋基坑外侧,另采取双层搅拌桩加固地层。4、 南北站厅框架结构施工南北站厅结构采用分段、分层顺做法现浇模筑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屮采用合理的支撑替换。四、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说明南北站厅采用盖挖法施工。首先根据确定交通疏解方案进行场地围挡,并作好风水电等准备工作,实施人工挖孔桩施工,,处理地下管线,架设军用梁,铺设临时路面、恢复交通。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倒边。然后开挖基坑、架设钢支撑、施作锚喷支护。顺做站厅结构。总体施工程序如下图所示:1、、总平面布置经多方协调,南北站厅的铺盖法临时路而分三次倒边施工,故站厅的施工场地由四部分组成,具体总平而布置如下:,第一次围扌肖后,可保证江南大道上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总宽度大于20米,从而保证了江南大道上的交通通畅。图示如下:121第一次倒边平而布置:南北站厅的第一次围挡已经基本围挡完毕,现根据实际的场地对其进行平面布置如下:南站厅布置图钢筋加理砂石料场嘯__<1225810000I4000IoZZ'%iU划IHb丰或广州地铁二号线江南西站南北站厅第二次倒边施工平面图/―氓楼■ ■•IUI「期釵"MQiu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