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课堂作品评价有效性的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19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堂作品评价有效性的探讨.doc

上传人:x11gw27s 2019/9/8 文件大小:1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堂作品评价有效性的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夏正仁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第五中学邮编:325401)【摘要】信息技术作品制作教学中普遍存在作品评价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没能充分地发挥作品评价的激励、诊断和促进功效。将课堂作品评价设计成信息技术作品制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作品评价伴随信息技术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要开展形成性的、发展性的课堂作品评价。他在论文中详细地探讨多数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课堂作品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提高作品评价的有效性要从课堂作品评价机制的完善、学生参与作品评价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师评价技巧的提升等方面来实现。【关键词】作品评价存在问题有效性评价策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作品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激励、诊断和促进的作用。有效的作品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在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诊断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能促进教师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无效的作品评价不仅浪费教学资源,还将导致“学生普遍喜欢玩电脑,却不喜欢制作作品”现象的出现。教师要依托教学目标,将作品评价贯穿于作品制作的整个环节,运用恰当的策略,选择适合的方式,有效地展开评价活动。课堂作品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课堂作品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多数信息技术老师的课堂作品评价缺少连贯性,只重视作品完成后的终结性评价,而缺少作品制作中的形成性评价。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有无上交课堂作品以及作品的质量方面。评价的价值取向单一,甚少挖掘、分享学生在作品制作中感受与体验。容易给学生造成“只要我有上交作品,就可以敷衍老师了”的印象。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关注学生作品制作的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有无上交作品的结果,不能因为没有上交作品而全盘否定学生;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及原有的基础,弹性地评价作品的质量,不能机械地遵循评价标准而简单化评价。笔者曾经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做过问卷调查,平均每个班级中有近8%的学生从未上交过信息技术作品;近30%学生曾经复制过他人的作品;近65%的学生曾经有过没有上交作品的经历。在这曾经有过没有上交作品经历的学生中,85%的原因是“课堂内来不及完成作品”;10%的原因是“电脑死机或其它原因造成作品丢失”;5%是“忘记了上交作品”。在实施作品评价时,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一味地追究学生为什么没上交作品,显然是不恰当的做法。(二)学生参与评价“意识淡、能力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淡薄、评价作品的能力弱是作品评价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他们****惯于倾听教师的点评,而不愿意或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是被指定参与评价,在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往往只会用“我觉得很不错!”、“很好了!”等非建设的语句进行轻描淡写地评述。学生的这种参与状态,是不利于评价多元化发展的、也不利于学生自身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重视学生作品评价能力的培养,强化他们参与的意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要给他们更多参与评价的机会。让作品评价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交流局面,实现师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三)教师组织评价“模式单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