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改造.ppt

格式:ppt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改造.ppt

上传人:nb6785 2015/12/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改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改造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以东,建设路以南,沙板桥路以北,崔家店北一路以西的区域,是在原红光电子管厂占地300余亩、17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厂房原址上改建
图示_01
项目背景
01
旧址分析
02
园区规划、特色
03
项目特色
04
项目背景
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夜景全貌
项目背景 -创意产业政策引领,工业旧址改造提升
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都市确定利用东郊老工业区中的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音乐产业基地。城市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和超前思维,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脱胎于传统老工业区,改造成为国内首个音乐主题街区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根据整体规划,“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一期占地约218亩,占原红光电子管厂厂区总面积的65%,。建成后,。作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主体,成都传媒集团于2009年底展开园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并确定了 “音乐产业”和“音乐消费”双主业互动式发展模式。
旧址分析
东郊工业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是成都最早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东郊工业区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对成都工业经济贡献巨大,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时,东郊工业区的企业总产值占成都市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占成都市国有工业总产值的七成以上。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老国有企业衰落的大潮来临,东郊工业区的企业也大部分陷入泥潭,生产规模和经营效益骤减,东郊工业区进入整体衰退期。
旧址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随着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的实施,在城市新一轮向东南快速扩张过程中,对城市功能的优化及“四态”(业态、文态、生态、形态)的提升提出了新需求,成都东郊工业区成了改造的重要目标。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立城优城”战略的实施,原东郊工业企业用地改造正在改变着成都市的形态与功能。
旧址分析
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建筑特点:
1)建筑历史时间短,易于操作,距今不过几十年,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且房屋的安全质量高,建筑结构完整,便于改造;
2)建筑形式具有自身特点,可识别性高,旧工业建筑结构和形式保留有如废弃的忒皮、钢架结构等很多的工业痕迹,在对其进行保留和改建后,能够形成很强烈的场所感及可识别性的建筑群体;
3)旧工业建筑的改造空间大,易于创新,大跨度的钢架梁柱、中性化的使用结构、宽大的楼层空间,都为空间的重塑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能,对一些创新形式的元素产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且建筑的取材和工艺与现代技术水平相差不大,在改建时也有利于拆移、清理和创造性地发挥。
园区规划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商务办公
演艺与展览
音乐
培训
音乐主题零售
酒吧娱乐
设计
酒店
文化餐饮
园区规划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规划了七大业态,分别是商务办公、演艺与展览、音乐培训、音乐主题零售、酒吧娱乐、设计酒店和文化餐饮。按照产业发展和商业消费互动的运营理念,园区以商务办公、演艺和展览、音乐培训为产业发展支撑,辅以文化餐饮、设计酒店、高端会所等商业配套,在音乐产业的核心动力下,打造集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形态商业街区,以满足办公、演艺、旅游等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