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0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分析.docx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9/12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分析————————————————————————————————作者:————————————————————————————————日期: 中国近二十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践证明,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宏观政策措施,解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以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和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这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一、1993-1996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度从紧 1988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上年相比,%,%。全国各地发生了抢购商品潮。于是中国政府从1988年的第四季度起实行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结果使得价格的上升速度迅速下降。%,%。严厉的紧缩也引起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慢的增长率。为了扭转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随即放松。从1991年开始经济又加快增长。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改革和发展。“南方谈话”推动了新的改革热潮,也促进了经济的上升势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的发展热潮。在1992年国民经济新一轮高涨中,地方、部门、企业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但中央政府的领导部门对于推进改革显得消极被动,没有采取措施来推进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等改革长期落后的部门。同时,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增长。各地把注意力放到了划开发区、铺基本建设摊子等方面,很快掀起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债券热、股票热、期货热等经济气泡,经济迅速达到过热状态。由此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通货膨胀开始攀升,并且在达到高位后长时间居高不下。到1993年上半年,由于投资急剧膨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迅猛增加,各地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结果导致了比1988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对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争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待到1993年春季,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十分明显。 1993年6月,中国政府决定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保证持续增长的势头不致中断。一是一系列应急措施。1993年6月,宣布了稳定经济的“十六点计划”,包括金融、财政和投资等几个方面。这一计划的实施,使过热的倾向得到缓解。二是根本性措施。在这次调整中,中共中央认识到克服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最重要的突破是:第一,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第二,为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重要方面的改革拟定了方案,绘制了蓝图。从199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上述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由此,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整体推进的新阶段。从1993年7月起,政府又一次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具体包括: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基建项目要经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提高利率,实行保值储蓄;不仅控制资金的供给总量,而且控制资金的流动,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实行由中央直接将资金贷给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甚至连银行间的正常拆借也一度停止。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到1996年底,过热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治理,持续三年之久的高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1997年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经过4年多的紧缩,从1995年起价格逐年回落,与1996年相比,%,%,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下降,%%。总之,实行了4年半之久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突出的金融风险,解决了投资膨胀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总的看来,经济的状态仍然良好,但已经潜伏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了通货紧缩,有些现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发展,又加剧了这些困难和问题。其实,通货紧缩是较长时间实行紧缩政策的结果。当时实行财政金融“双紧”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紧缩”力度过猛,时间过长,以至于把通货膨胀转化成了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