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Scienc 2006,29(2):505 一507 50 5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方法进展
邹庆宇‘姜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刻板印象的研究一直都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概述了刻板印象研究方法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加工分离
程序,基于反应时的范式,以及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并对今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行了简述。
关健词:社会认知刻板印象加工分离程序内隐联想测验刻板解释偏差
1 前言 3 研究方法的进展
刻板印象一直一来都是社会心理学领域长期令人瞩目方法的革新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心理学和其它领域一
的研究焦点之一,随着 20 世纪中后期认知心理学的高速发样,依赖于研究方法上的进展,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
展,刻板印象的研究方法由过去的社会心理学方法逐渐转移进步,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也随之更新,新的研究方向也层
到了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视角逐渐从意识代码的角度演变出不穷。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就经历了从直接测量到间接
到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测量的演变过程。
到上世纪 90 年代为止,社会认知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直
2 社会认知与刻板印象
接测量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认知领域普遍假设态度是按照
社会认知,一般指的是人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有意识模式进行操作,所以直接地测查意识水平知觉成为那
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和变化的基个阶段研究主要方法。但是直接测量法只能对意识水平之
础。对社会认知的研究,可以说经历了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上的态度进行测量,对无意识操作的内隐态度则无能为力。
第一个时期随着信息加工观点的提出,出现了认知主义思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越来越多地间接测量
潮。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方法被引人了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当代内隐记忆研究对
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在这内隐社会认知的产生具有独特的启发价值,对内隐社会认知
种大背景下,社会认知研究既摒弃了行为主义取消“意识”和的测量得益于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逐步完善的间接测量方法。
内部心理活动的传统,又改变了精神分析学派只强调人的本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投射测量,加工分离法,基于反应时的范
能和无意识冲动的研究道路,确立了心理学研究的认知主义式,以及把归因与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相结合的 SEB 方法。
取向。第二个时期是最近十几年,Greenw aldt2〕等人认为, 投射测量
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投射测量是指所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
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并开始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
一些间接测量的技术和方法,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用。lelland 等人(1981)[4]要求被试在对模糊照片或图画
采取面向实际应用的研究取向,开创了内隐社会认知新的研的反应中生发故事或对抽象的刺激生发描述的研究方法。
究方向。他们利用对内隐动机的投射测量与对外显动机测量之间的
而刻板印象(stereotype)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投射和直接测量所评估的对象是不同
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