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渴望春天》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渴望春天》教案.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9/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渴望春天》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理念:音乐教师应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学****兴趣是应用教学关键的观念,建立音乐课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和追求一种和谐轻松、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学生和活动中要努力把自己融入学生,试着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活动,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生看成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事。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识情感、想象和个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认识,使自己融入艺术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个性化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方面的自尊和自信心,善于欣赏学生的点滴创造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对学生瞬间的创造火花也应大加赞赏,为学生的学****创造一种宽松、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真正把音乐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过程。《春之声》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学****渴望春天》二是欣赏以春为主线展开情境——陶冶模式,打好本课框架,创设春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春的气息,引入到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中来,介绍莫扎特这位伟大的“音乐神童”,并逐步进入到让学生对春的体会理解及进行创编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学****和欣赏《渴望春天》,感受作品明朗、愉快的情绪,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春的气息。2、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创作表现春的意境。3、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对生活与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细心揣摩、体验感受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创设情境,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柳叶等。师:同学们在学****新课之前,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三、授新课:1、这是医学描写春天气息的图画,对春天的表现不仅是图画,还有如:诗、舞蹈、唱歌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渴望春天》请听完后回答两个问题;①.歌曲的基本情绪怎样的听后有什么感受?②.词和曲的结合有什么特点?2、放录音:《渴望春天》歌曲的基本情绪:热烈激动、明朗愉快、表现出渴望春天来到的心情。词曲的结合特点:旋律流畅优美与词句结合自然贴切。3、再听录音,学生哼唱。师:(1)学生进一步感受词和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的向往的心情,同时一边听一边画旋律线。(2)分析作品结构特点。歌曲采用了6/8拍,D大调结构为再现单二部曲式(A+B+A)。第一乐段有八小节,用同一材料变化重复,第二乐段有八个小节,第三乐句音调有所发展,第四乐句再现第一乐句并略加变化完满结束全曲。作者为了不充歌声的乐意,又在尾声的钢琴伴奏中用高音区的装饰音,感到鸟在歌唱,使全曲更富与情画意。4、教师范唱;5、学生小声哼唱全曲;6、参与——体验模式。1、情感呼唤;2、情感深化;3、情感外化。四、创编活动:师:通过反复欣赏小声哼唱,同学对作品《渴望春天》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叫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的意境,怎么表现呢?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注意同歌曲结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物品(纸、彩笔、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