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生命 生命》.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命 生命》.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9/16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命 生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驻马店市第三小学郭玉华教学目标分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学****者分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又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从文中普通的事物中感悟生命的含义,体会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命运不幸的不屈。如何让这两个“生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这才是真正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本文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搜集杏林子的作品和事迹,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教学重、难点分析:1、读懂文中的三个事例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2、领会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课前准备:1、搜集杏林子的作品和事迹。2、制作生命树及花瓣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你们那幸福的笑脸,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身患残疾的,他们虽然不能像我们正常人那样享受生活,但他们自强不息,用执着和勇敢谱写了一首生命之歌,你知道都有谁吗?2、学生交流。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及简介)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十二岁时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大部分关节几乎都遭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小学毕业就因病辍学的她,一生几乎都与轮椅为伴。初病的前几年,由于瘫痪在床,她曾有前途茫茫,何去何从的无奈,甚至天边一只飞掠而过的鸟儿,也会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泪下,试想,连鸟儿也有它们自己的天空,那么她呢?她认为自己是个无用之人,甚至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后来的她怎么样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4、板书课题《生命生命》,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文章是由哪几个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感悟?3、全班交流,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板书在黑板上。三、拼读课文,感悟语言1、自读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同桌互读并交流体会。2、汇报交流(一)飞蛾求生1、生交流体会最深的句子。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1)生谈体会。(2)抓住“挣扎、鼓动、跃动”等词语体会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2、如果动作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心声的话,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又会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呢?是啊,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想求生,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齐:生命!师:是的,一个不屈的,一个顽强的生命!杏林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来生命是飞蛾挣扎的身影,生命是飞蛾极力——生齐:鼓动的翅膀。师:生命还是飞蛾——生齐:强烈的求生欲望!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练读)谁来展示读?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评价。(生:读)谁来评价?师:你很会评价,你来读一读吧。(生读。范读。学生仿读。再指名读。)3、小结:与许多强大的生灵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它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求生欲望却是令人震撼的,这就是——(生命生命)。(二)瓜苗抗争1、生谈对这段话的感受。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引导学生理解“竟然、冒、不屈向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