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走,我们去植树.doc

格式:doc   大小:12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我们去植树.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9/17 文件大小:1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我们去植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分析:《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教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启发想象,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月15日总第36课时课时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一、谜语导入,巧妙激趣。?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猜一种植物。“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谜底:松树)(评价:真聪明,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指名读。(评价:你心中的小松树真小,你心中的大松树真大!)(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学在初始阶段就充分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猜谜语,调动好奇心,求知欲。对学****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谜语创设浓厚的学****情境是个巧招。)二、对比朗读,巧揭课题。,它们一定爱和你们交朋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第八课。板书:8小松树和大松树,来读读课题。“松”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怎么记住它?看老师把松字送回田字格,认真观察。。我们在写“松”的时候,“木”字旁写得小一些,捺要变成点,不和右边打架。右边写得宽一点,左窄右宽,“松”字才漂亮。过渡: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呢?(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自由读课文。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生字宝宝自己从课文中跑出来了,还认识吗?动脑筋记住它。开火车读。幻灯片出示生字和词语。一棵松树  回答   惭愧很多伯伯  爷爷 孩子摸着   低头 你呢(1) 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2) 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3) 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拼读生字,拼读词语,去掉拼音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师:“松”是平舌后鼻音要读好它。“爷爷”是轻声音节。“呢”是轻声词。,长句子会读吗?想来挑战一下吗?课件出示长句子-----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师指导朗读,指名读。这句话很长,我们要注意停顿才能读好它,看这些斜线就是吸气符号,要稍稍停顿。(课件长句子加斜线表示停顿)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师:再来试一试,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一教就会,真了不起!(设计意图:明确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惯。通过自由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长句,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地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课文也读得那么熟练,你一定知道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在哪里?师画山,指名贴图。(1)自由读第一小节。(师在黑板上画一座高山)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两棵松树生长的地方。)(弄清小松树与大松树的位置)(2)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请一学生到台前,把小松树贴在山顶上,大松树贴在山脚下。)山上有一棵什么样的松树?山下有一棵什么样的松树?(突出“小”、“大”)什么地方有一棵小松树?什么地方有一棵大松树?(突出“山上”、“山下”)3)用“(什么)长在(什么地方)”句式说话。(3)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过渡:(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大家看,小松树站在山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