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库尔勒市第八小学:郇新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及含义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历史。归纳学过的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习俗。过程与方法:通过孩子们收集与节气有关的资料,养成知识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与节气相关的知识,让孩子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及含义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历史3学过的古诗中那些包含了节气。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一说起它们,你们是什么感觉?自豪,是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这些发明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国际气象界,有一项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它就是二十四节气。(板书课题:二十四节气)现如今,就在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全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肯定、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节气,大家想认识、了解这些节气吗?背诵学过的二十四节气歌(指名背诵)(多媒体课件出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说一说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多媒体课件出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3说一说你的发现。(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侯现象、气侯变化三种。(1)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又称八位;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2)反应气侯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3)反应气侯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三、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一)、什么是节气?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节气的起源出示课文片段,指名读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节选自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周代,人们已经知道用土圭测量日晷(日影)的方法测定出四个节气;《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八个;西汉时期,才发展成与现在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并有完整记录。现行的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距今两千多年。(三)、为什么要制定二十四节气呢?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四)、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呢?现代天文学认为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