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87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19/9/17 文件大小:2.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云平台运维建设方案黄岛xxx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基础支撑平台与运维保障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 建设内容 22 现状及需求分析 信息化现状 存在的问题 运维保障面临主要问题 现有保障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管理运维问题 53 方案总体设计 设计原则 总体架构设计 实施思路 74 虚拟桌面技术方案设计 105 服务器虚拟化方案设计 116 业务系统运维保障设计 架构设计 业务系统应急 数据保障 运维迁移 157 项目实施计划 168 项目组织保障 工作领导小组 项目专家小组 项目技术小组 17项目概述项目背景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以下简称“一张图”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核心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81号)、《山东省国土资源系统‘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建设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1〕33号)和《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土资房发〔2012〕465号)等一系列文件的要求,青岛市国土房管局黄岛xxx分局拟开展黄岛xxx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障平台建设,为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搭建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环境,为全局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目标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实现以下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对业务内网、办公网、互联网的安全管理,实现生产数据和涉密信息的集中存放和管理,保证信息安全;通过为32个乡镇国土所提供云端虚拟桌面服务,保障数据不在国土所用户的终端设备上落地的基础上,实现各项数据及业务应用的便捷接入,有效促进业务协同;通过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为全区国土资源用户提供一致、高度可用、高度可扩展的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停机,全面支持国土全系统的业务连续性;通过云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已有资源,实现IT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建设内容基础支撑平台及运维保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建设内容:业务网、办公网、互联网网络接入及防火墙设备与交换机设备环境的规划、设计与整合;局机房服务器、存储、光纤网络环境的设计、整合与搭建;局业务网服务器虚拟化与桌面虚拟化资源池的统一建设;局国土政务管理服务系统、OA等业务系统及数据中心的运维保障平台的统一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信息化现状黄岛xxx国土资源分局是主管黄岛xxx区有关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全市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等重要工作,在现代化新形势发展要求下,配备了一系列提高工作效率和功能的信息化业务系统。具体的信息化现状如下:网络现状:办公网(金宏)、业务内网(涉密)、互联网、互相物理隔离,主要业务信息系统部署在业务内网(涉密)。基础架构:网络通过分网络部署防火墙、交换机实现各网络分离。实现在新的机房中部署一套虚拟化系统,实现物理服务器资源的集中管理与调用。19所分支通过内网专线访问虚拟桌面平台实现办公,应用现状:业务内网主要为一张图工程和服务平台系统,具体包括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临时用地管理系统、设施农用地管理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土地储备审批管理系统、土地供应管理系统、建设用地跟踪管理系统、权籍管理系统、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采矿权管理系统、测绘成果管理系统、OA、移动办公系统、成果展示系统、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综合监测监管系统、移动辅助决策系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20个业务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维保障面临主要问题业务连续性存在潜在威胁业务系统设备多数使用一机一应用/一机多应用的模式,当前的这种部署模式,如果某台物理服务器因为各种原因计划内停机或者故障停机,都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其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停止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业务的正常开展。管理复杂,响应速度滞后每个业务系统的服务器的维护,高可用性和灾难备份没有统一的管理手段,只能因系统而异,管理难度大,无法响应业务系统的要求。数据和应用备份的快速恢复系统现有应用系统由于更新和版本变化。应用系统设备安装业务复杂,管理维护压力增大。当出现硬件和系统错误时候,缺少非常简便和快速备份和恢复系统。现有保障手段不能满足需求国土有些应用数据做了一定传统备份和容灾手段进行保护,但这种传统容灾备份只解决有限问题,与实际需求很大差距。现有备份效率低下,不能快速验证数据完整;缺少对系统应用版本备份;出现故障后,恢复漫长繁琐,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