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的重点项目【A】3、有信息化支持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以下简称基层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数据真实可靠。,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C】1、医院至少开展两种以上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如电话、网络、现场等预约形式。现场查看预约诊疗服务,提供两种以上形式,如电话、网络、现场等预约情况,,有可操作流程,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1、查看信息系统预约管理平台及门诊大厅、医院网站等公布门诊预约诊疗的方式、操作流程、门诊医师出诊及变更。【A】符合“B”,并1、信息系统支持病历资料协同传输。,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分诊、护送服务、轮椅、单架车,显著位置设置电子屏、滚动显示字幕等各种便民措施。,实行门诊分层挂号、或科室、诊室直接挂号、缴费或自助挂号、缴费等服务。1、实地查看门诊科室布局、流程及分层挂号、,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3、实地查看医院急诊与院前急救、基层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信息系统对接情况,、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工作小组,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有能够显示,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在重点部门(急诊、新生儿、ICU、产房、手术室)可使用条码管理。,在重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部门)部门、重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可使用条码管理。、“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查看信息系统自动识别、(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查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数据库及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A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查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数据库及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C】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信息管理平台现场查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的病例,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指标列入监测范围现场查看信息系统,。从信息系统提取单病种质量信息,核查准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1、、设备设施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B】符合“C”,并3、信息系统有支持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