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露天囤作为仓容不足时的一种临时储存措施,除受到霉、虫、鼠、雀危害以外,还经常受到火灾、暴风雨雪等灾害天气侵害。做好露天囤储粮安全的技术关键是抓好“八防一通”,即防火、防潮、防鼠、防雀、防霉变、防风、防雨、防塌底,采用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相结合等综合措施,在搭建露天囤时,应在席子外苫盖阻燃材料,或者不使用席子、苇苫等易燃材料搭建。露天囤可按以下方法搭建。一、,原则上要建在抗压系数较高的水泥地坪上。搭建在泥土地面上的,必须对地面表层淤泥和腐殖土进行清理,回填坚实的砂土,进行平整、碾压、夯实、干燥。囤区四周排水设施齐全,道路坚实通畅。,要分区、分品种设置,不同粮食品种不得储存在一个露天储粮区内。,并远离火源、居民区、库内生活区,与储粮仓房、围墙距离不得小于15m,与其他露天储粮区距离不得小于25m。。在储粮区内,露天囤排列要整齐,每2排囤为1组,每排不宜超过20个,囤间距、排间距不宜小于2m;按消防法、安全防火规定和实际作业需要,组间距不小于10m。搭建方案要报当地消防部门备案。“八防一通”和电子测温等功能。露天囤表层所用资材要具有防雨水、难燃或不燃性能。,原则以大豆200吨、稻谷350吨、玉米400吨左右3种规格为宜。储存大豆露天囤尺寸,直径不宜超过8m,装粮囤身高度不宜超过5m;其它品种直径不宜超过10m,。,圆周方向每隔5m要设置一个50mm×50mm的扦样口。,囤区与外界要采取物理隔离防火措施,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配置消防设施,满足扑灭初起火灾的需要。禁止在囤区内明火作业。,能够覆盖整个露天储粮区域,避雷设施必须经相关部门年检合格。,监控范围覆盖整个囤区。、河、湖、水库沿岸、蓄洪区内和地势低洼的粮库,露天囤区四周要设立防洪围堰,高度要高于库区地面最高点500mm。其他地区如遇特大暴雨、洪水或汛情,也应及时设立围堰。二、,上铺竹跳板,囤底高度应在400mm以上。竹跳板上依次铺设垫底防潮席子、防鼠钢丝网、塑料编织布两层,上垫防塌底草帘(压实厚度不小于100mm,储存稻谷可垫100mm厚度的稻壳),形成囤底。囤底搭建要求两层成阶梯状,第一层大圈,上面一层小圈。要求钢筋帘子必须在第一层囤底上,将第二层囤底包住,所有底层防火、防鼠、防水材料必须在钢筋帘内部。由于防水材料安装在钢筋帘内部,两层囤底主要防止雨水侵入粮堆。囤底示意图小圈大圈钢筋帘子 ,钢筋直径不小于14mm。紧贴钢筋帘子,先挂至少两层席子或苇帘子(外表面平整,不得带苇花),然后开始入粮;边入粮边铺设席子或苇帘子等材料,上节防雨材料铺设应搭接在下节防雨材料的外侧。露天囤搭建完成后,在囤身外侧加挂浅色双面涂料PVC(3×3、)。PVC与囤壁预留100mm间距,PVC上边缘距囤壁顶端预留100mm通风空间,与囤壁下端预留100mm通风空间。,满足安全储存要求,%、水分不得超过安全储存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