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初一历史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历史分析.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9/1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历史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3-2014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紧张的期屮考试结束了,为了能査漏补缺,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与素养,现将试题、试卷认真的分析如K:试题分析:本次试题分三大块,第一部分选择题15个45分值,二人题简答题8分值.,17小题材料题题11分,,书写与卷面十分,满分100分。本次试题紧扣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注重基础,考查能力,涉及面广,考查细致,但考查灵活,答题过程中设置了小障碍的小题比较多,注重学生能力的理解,只有平时注重研读教材与做题细致、爱思考的同学才有可能得高分。我还认为本次试题力避简单记忆与机械记忆,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概括、表述等能力的考查,这对教师与学生今后的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考试也基本回避了大段做答的问题,为一部分学生减圧,该是儿家欢喜儿家忧。木次考察到知识点大体如下:北京人的特征;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点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发生;盘庚迁都;三家分晋;商鞅变法思想、变法内容、及其影响;甲骨文字;孔子的教育方法一一因材施教、与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都江堰水利工程;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以及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司母戊鼎;夏禹;商纣王;酋周的武王,以及认识夏商两国家灭亡的原因并谈启示;春秋五霸;宜达西周的分封制及其内容;知道铁制农具与牛耕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此次试题难易适中,符合七年级同学的认知水平,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份优秀的试题。试卷分析:本次考试人数161人,90分以上22人,80分以上72人,不及格25人,班均分最髙78分,最低71分。四个班90分以上者不太多,努力方向力求全部及格。失分较为严重题的分别是:,促使原始居民走向立居生活的主要因索是由于原始农业的发展,部分学生简单认为是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而忽略了我们的祖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活的。,学生一方面记忆模糊,不清楚是战国时期,另一方面缺乏做题技巧,不会取舍,不能以已知推断未知,从而正确判断,今后可努力培养学生答题技巧。,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失分较为严重,一方面学生没有机械记忆课文一段,另一方面学生从材料中找不出比较准确而概括的表述,另一方面教师忽略了这一知识点,未做明确要求,只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过了这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