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法律逻辑学/10、11、12.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律逻辑学/10、11、12.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9/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律逻辑学/10、11、1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法律逻辑学/10、11、12课题名称:明确法律概念的逻辑方法与法律概念的分类课时:4课时周次:第6周授课时间:10月10日,10月11日,10月13日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概念限制与概括方法,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划分,法律概念的分类教学难点重点:定义与划分的方法与规则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进行一、导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新课讲授(一)概念限制与概念方法1、概念限制方法——具体化的过程①通过增加内涵以缩小外延的逻辑方法,即由外延较大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概念,限制是由属概念向种概念的过渡②杀人罪→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杀人罪③对一个外延大的概念可以进行一次或连续的限制,单独概念不能再限制,单独概念的外延仅指一个客观对象2、概念概括方法——抽象化的过程①通过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的逻辑方法,即由外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概念,概括是由种概念向属概念的过渡②直接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杀人罪③对概念的概括也有极限,哲学范畴(二)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1、定义的含义: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概念下定义就是简洁的语言、科学的术语表达概念的内涵2、定义的结构: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3、定义的方法(1)真实定义:①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本质属性的定义②基本形式:属加种差,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③发生定义:通过种差揭示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的定义方法④关系定义:通过种差揭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关系的定义方法⑤功用定义:通过种差揭示事物功用的定义方法(2)语词定义:①说明性或规定性解释②对某个语词意义的说明③运用说明语词定义方法加以阐述,如公民的住所地④对带有歧义性或多义性的语词,或是意义比较模糊的概念,对这类语词的意义可以用规定的语词定义方法作出规定4、定义的规则:①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避免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避免“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③定义一般不应是否定的,避免犯“定义否定”④下定义必须用清楚明确的概念,避免“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5、罪名概念定义的逻辑论证①罪名概念是对具体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基本依据②定义项由两个以上种差组成,种差所揭示的若干本质属性为被定义项(具体罪名概念)同时具有,如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③定义项也是由两个以上种差组成,种差所揭示的若干本质属性,只要被定义项(具体罪名概念)具有其中任何一种本质属性,如过失犯罪的定义,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应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