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新“十三五”规划编制内容解读
在“十二五”最后一年,“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月17日,国家铁路局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就“十三五”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初步成果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10省(市)政府有关部门意见。而早在去年9月份,国家铁路局就已组织开展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
在广泛征求国家有关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及专家建议之后,铁路“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已完成,并已提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
“未来如何开辟新的高铁战线、储备新的铁路项目,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铁路运价改革、运输组织改革、融资体制改革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
一位参与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的专家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的重点将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从内陆转向边疆,从重大干线转向中短途城际铁路。这种重点转移或将长期持续,而《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也或将在未来及时启动新的编制研究。
新思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铁路’一词在7个地方共计出现了9次,既对过去一年铁路工作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寄予厚望。”国家铁路局局长陆东福在上述座谈会上称。
据了解,在铁路“十三五”规划中,中国铁路除了将继续花大力气建设高速铁路,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进一步将高铁在全向西部倾斜,缩小东西差距,继续推动全国大通道的打通。此外,铁路“十三五”规划中国家还将继续推进铁路的深化改革,让以前封闭的国家部门直接面向市场,广泛地利用大量民间资本。同时,“十三五”还将加快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继续参与国际竞标。
3月1日,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实施,将为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国家信息中心学术办主任盛磊认为,总体上中国交通运输路线仍然较少,通达程度较低。在盛磊领衔编写的新供给2049战略——《中国交通现代化“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称,我国主要运输通道能力十分紧张,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瓶颈制约日趋严重。特别是铁路繁忙干线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量的矛盾十分突出,铁路干线通过能力利用率普遍达到80%以上。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六大干线,部分区段能力利用率已达100%,处于饱和、超饱和状态,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
“我国按人口数量计算的铁路网密度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与我国的人口、国土面积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西部地区,铁路网稀疏,严重制约着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盛磊称。
不过,目前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四纵”高铁已建成通车,“四横”大部分段落已建成通车,未建成路段大部分在“十二五”末建成。
这意味着,在铁路“十三五”规划中,还将有大量新线工程纳入其中。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中国铁路投资额将维持在高位,中国铁路市场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
“铁路在完成高铁干线网的基本建设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建设毛细血管网,也就是城际铁路,这块将是未来的建设重点之一。”中华铁道网评论员王景合称。
投资大蛋糕
“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铁路建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