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调查与决策——《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会暨政研室内部建设交流会上各市(州)对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总第369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37期
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会暨政研室内部建设交流会上
各市(州)对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建议
11月底,在2009年度全省党委系统政研室主任会暨政研室内部建设交流会上,部分市(州)、2个区(县)政研室的参会代表根据会议要求,对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编制好我省"十二五"规划,科学指导今后的发展,对全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现将具体意见和建议整理如下:
一、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思路
建议之一:规划要更加突出"以快为先"。四川属西部地区,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低是最大的实际。在"十二五"期间,应更加突出发展速度,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兼顾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议之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共建共享"四个基本原则,以及"扩大内需、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等八个方面的重点领域,准确把握新的形势,提出符合四川省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建议之三:要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前瞻性,突出关系全省大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努力使政府的服务更到位,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强劲,社会保障的覆盖更广泛。同时,规划要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加快发展速度与调整优化结构的关系;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十一五"评估与2020年衔接的关系。
二、关于区域发展
一要准确定位各市(州)的作用和地位。"十二五"规划,应当认真分析21个市(州)的特点、个性,并根据各市(州)不同的资源、产业和区位等情况,准确定位各市(州)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根据各市(州)的能源资源特色,对相关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城市规模、功能进行科学布局和分工。
二要充实完善"一极一轴一区块"的发展构想。"一极一轴一区块"的发展布局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四川发展实际。在规划中应进一步明确"一极一轴一区块"发展的产业布局、配套政策,对"区块经济"的发展应明确具体的发展内容,避免"概念化"。
三要注重不同层次和不同方位的区域协调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注重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一是成渝经济区内不同主体的协调发展;二是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的协调发展;三是成都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圈内及圈与圈之间的协调发展;四是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之间及各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五是沿铁路、公路、航空及内河航运主干线通道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要构建区域合作保障机制。一是强化区域规划编制。整合现有的相关区域发展机构,成立由省级主导的经济区推进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编制区域性空间规划、主持制定区域政策、提出促进特定地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负责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等重大事项的规划和实施,并建立重大事项协调推进、工作进度督促和情况信息通报等调节机制;制定促进合作的优惠政策及科学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