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年 第6期68  一、两次金融危机概述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引起股市剧烈震荡,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场始于泰卷东南亚、波及俄罗斯、巴西的金融危机。标志性事件是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价值由市场来决定,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它东南亚国家蔓延,从外汇市场向股票市场蔓延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两次危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存在资产泡沫,流动性过剩,银行和非银行信贷快速膨胀,导致危机的发生,同时两次危机都有标志性事件。但是显然,次贷危机由爆发至今,蔓延速度如此之快,波及范围如此之广,其深度,广度都是很难预测的。二、两次危机的原因比较分析(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起源于日本的产业链国际传递机制出现了混乱。日本与“四小龙”在产品结构雷同、技术近似的情况下,竞争优势只能靠低成本实现。同时,发达国家的需求变化和贸易保护措施都极易引发东亚的结构性生产过剩和恶性竞争。一些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急剧扩大,外汇储备减少,经济增长率下降,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外债高筑和外债结构不合理,是亚洲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以东南亚为例。东南亚国家国内储蓄不足,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国外储蓄,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较高。为了吸引外资、发展经济采取高利率、高汇率的“双高”政策。实行高利率政策,导致东南亚各国的货币利率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资金的趋利性使得巨额国际游资从利率低的国家和地区大量流向东南亚国家。3.“泡沫经济”也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东南亚国家经济从其发展内涵轨迹来看,应当是处于中后工业化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不高,应当以着力发展实业经济为导向。但事实上东南亚国家过早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周期被人为缩短,人为提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货币流没有充分有效的商品和劳务流作基础,货币流严重背离物资流。,西方投机者活动、专制集权导致的权力腐败、教育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制约等,也对亚洲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较之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则要复杂得多,其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如此次贷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启示文/李筠摘要:美国次贷危机自爆发以来,众多学者专家对其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次级抵押贷款出现问题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让我们不得不在应对这场危机的同时反思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两次危机到底有什么异同,对二者的分析又能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启示,这是本文致力于研究的。关键字: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9)06-0068-02“过渡”,利益链条如此之长,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如此之广,以至于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百年难遇”。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美元在国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