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docx

上传人:459972402 2019/9/22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阅读训练: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阅读方法点拨:学****语文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这里就告诉了我们一个解释词语的一个方法,那就是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许只能意会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不妨到上下文中去找找这个词语的意思。比如在《翠鸟》一文中,在“鲜艳”这个词下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段文字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鲜艳“的意思。又如《将相和》乙文中的”负荆请罪“,前文有“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感知词意,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阅读达标训练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种小型的鱼——鱼印。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均匀。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鲨鱼、海龟、鲸的腹部的****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在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简短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敏捷——( ) 前进——( ) 短暂——(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解释。良机:3、鱼印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指的是:4、鱼印乘的“船”指的是: 。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阅读拓展训练登山人三个登山人,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个人等到半山腰,( ),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于是,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刺;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A、适可而止 B 、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适可而止:毫不气馁:3、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退下来的真正原因。4、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用于攀登的词语。5、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A、告诉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 、告诉人们处理问题有好方式。C、告诉人们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 、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喷泉之乡朋友,你想到我的家乡麦地坪来看看吗?这儿是真正的喷泉之乡。这里有白马泉、犀牛泉、双泉、灯笼泉⋯⋯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泉。这些泉都是从地底下喷出来的自然喷泉, 好看极了。你不管走到哪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