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doc

上传人:kt544455 2019/9/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之《石灰吟》和《竹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石灰吟》《竹石》)教学设计通川区七小郑祖旭教学目标:、词典准确无误地认读两首古诗中难读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体会两首古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尝试抓住要点展示并交流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拓展文本资源,在角色体验、对比与情境创设朗读中揣摩、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搜集与处理信息及课外积累的好****惯。5、分类复****诵读借物喻人的同类诗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学****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古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2、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感受诗句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体会两首古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读成诵。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诗人简介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导入指名生背诵前四首古诗。(二)学****石灰吟》1、板书课题,解题。生齐读。师:“吟”在这里指的是古代诗的一种体裁,如《暮江吟》、《游子吟》等。交流诗人生平资料。2、读通诗句(1)通过自由读、抽读、齐读,让学生能读准每一个字的音。(2)正音,重点提示平舌音和翘舌音。3、理解诗意(1)讨论:学生同桌讨论,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不明白的画出来。(2)解疑:请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师生解答。(重点讲解“若等闲”的含义:“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是平常的,整句诗的意思是烈火焚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3)讲述: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师生补充。(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4)吟诵: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诵读全诗)4、结合搜集的资料,对比感受石灰和于谦的形象。(为国尽忠,不怕牺牲,清白人生)5、背诵本诗。(三)学****竹石》1、今天我们要读另一篇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2、初读《竹石》。    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感来。3、借助诗题,解释古诗。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感受诗人形象。6、背诵本诗。(四)拓展延伸 两首古诗在写作方法上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借物喻人。那么,我们还知道哪些古诗也是这样的写法呢?课堂背诵交流。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4、《马诗·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