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爱我家乡--江阴.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爱我家乡--江阴.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5/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爱我家乡--江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级新生“爱我家乡”
项目调查
江阴
机电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姓名:刘晓斌
2011/9
爱我家乡--江阴
------江阴兴澄特钢
江阴市简称澄,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拥有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728年建县史;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自古就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4月23日江阴解放后,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改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改属无锡市。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忠义之邦”之称。
江阴历史悠久,解放以来,从周庄陶城、青阳南楼、长山烟墩、石庄高城墩、山观望海墩、顾山西坡、西郊璜塘河及市区北护城河畔等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属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的石锛、石斧、夹砂灰陶、红陶、黑陶、鹿角镐、玉器琮壁和炭化稻谷,说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境内聚成村落,繁衍生息,从事渔猎和农耕,开始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制陶、织麻、琢玉等手工业技术。
其时这里同样存在着中华灿烂的远古文明。3000多年前,这里的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成为先进的吴文化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地属延陵,曾是吴公子季扎的封地,后为楚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
江阴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多年。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阳县。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为“江阴”名称之开始,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此后江阴先后为郡、为国、为军、为路、为州,建置几经变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复江阴县建置。
   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在江阴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大批爱国民族英雄。
诸如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更有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明末抗清守城战江阴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
明末乙酉抗清后,更获“义城”之名。江阴人民立“忠邦峰”,怀念保邦死难者。状元姚文田于1799年为江阴题“忠义之邦”四个大字。道光年间摹作南门门额,光前裕后。帝国主义者最怕中国人民讲忠义。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炮击,毁去“义之”二字。1947年换蒋中正书“忠义之邦”石刻,后毁。现将姚文田“忠邦”二字刻于忠邦峰后面的忠邦亭内。对于江阴来说,“忠义之邦”这一美誉当之无愧。
江阴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近些年来,江阴的经济发展得很快。
2010年8月,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名列第一,实现八连冠。在本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综合竞争力评价等级达到A+级,地区相对富裕程度、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级评价均达到A+级,江阴以雄厚的综合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第8次雄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行榜榜首。华西村、新长江实业、兴澄特钢、三房巷集团、阳光集团、海澜集团、澄星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