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江苏电大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电大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19/9/24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电大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苏电大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江苏电大昆山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概况江苏电大昆山学院新校区基地位于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吴淞江出口处(高速公路以西,312辅线以南,镇南公路以东,晨丰路以北),用地面积400亩。二、规划设计内容及范围江苏电大昆山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内容包括:1、功能分区及建筑组团系统2、道路及交通系统3、绿化及景观系统(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4、附属设施及地下管网系统5、数字化校园系统        6、整体鸟瞰、主要建筑单体效果及平立剖三、投资来源及预算    本项目资金来源由政府拨款,(不含征地费用)。四、校区规划依据1、教育部教发[2004]2号《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教育部建标[1992]245号《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3、《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2008年报批稿;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评估验收标准》;5、教育部关于《高等、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6、《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标准》;7、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8、新校区发展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6000名,业余开放在籍学生3500人,全年业余培训量10000人次;五、总体规划及设计方案要求(一)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江苏电大昆山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要求达到“科学化、现代化、信息数字化、生态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体现现代大学“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交流、寓教于环境”的校园空间气氛,实现“现实与未来的和谐统一、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效率与效益的和谐统一”。总体规划方案要与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规划相适应,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进行总体规划,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规划设计要有科学的前瞻性、预见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二)规划设计原则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构思巧妙、风格鲜明、有利教学、方便管理、留有余地、分期实施。2、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在功能上应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力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良好的学****生活环境。3、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按照动态体系规划,形成弹性增长的规划脉络,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留有适度的发展空间,以适应学校今后的发展。4、 科学全面地研究新校区环境,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表现出一定水平的园林景观。5、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组团分明便于联系,力求营造一种呈现理性、典雅、大气、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形成个体特点鲜明、总体和谐统一、布局科学合理、体现时代特色,宁静、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6、注意节能、节水和生态保护,重视水资源和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运行成本,充分考虑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的设计,合理布置建筑楼群。达到绿色建筑一星标准。(三)规划设计要求1、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整体协调,动静分离,既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重点突出校园中心区,新校区按功能可分为教学、生活、运动、办公、景观等区域。2、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营造现代园林式校园,主要标志性建筑要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气势和个性。3、总体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合理性,避免以后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校园的干扰。4、校门区要视野开阔、大方、富有创意。5、道路规划要实现人、车的合理分流,充分考虑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停放空间。6、要考虑现代校园城市化、社会化的倾向和属性,营造一定多层次的交流、交往环境和空间。7、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暖、信息、网络、数字化等管线要一次规划设计,布置经济合理,校区内所有管线均按暗设考虑。8、校园绿化景观系统,校园规划绿地率为45%(含水面)。应做到“点、线、面”总体优化,实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结合区域整体景观水系,充分考虑雨水及其它水的综合利用。9、消防、环保、卫生防疫、交通组织、绿化等说明。(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400亩2、校舍建筑面积:约183860平方米3、绿地率:45%(含水面)4、要有一定数量的集中绿地5、学校主体建筑分项用房表学校主体建筑各分项用房建筑面积一览表学校类型:综合2--理科60%;文科40%,学生规模6000人;教师400人(15:1)主体建筑总建筑面积(高职):6000×=168600平方米校舍用房名称标准(高职)面积(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