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9/9/24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措施摘要: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预留的孔道内将预应力钢丝束进行传入然后采用液压反力千斤顶进行张拉后并实施锚固的工艺技术措施。在构件或块体上直接张拉预应力钢筋,后张法灵活性大,现已逐渐从单个预应力构件发展到整体预应力结构。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68-02 后张法是采取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依据设计图纸按预应力筋的设计位置预先留出相应的穿束孔道,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后,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后张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专门台座,预应力筋可直接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可按设计要求配合弯矩和剪力变化布置;施加的张拉力较大,适合于预制或现浇的大型构件。后张法的缺点是每一束或每一根预应力筋两头都需要加设锚具;而锚具在施工中还增加留孔、穿筋、灌浆和封锚等工序,使施工工艺复杂化。后张法工艺较先张法复杂,且构件上耗用的锚具和预埋件等增加了用钢量和制作成本。但不需张拉台座,不需大型车辆运输,后张法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工艺流程1预留孔道施工工艺控制 ,其中抽拔式制孔器有钢管制孔器、金属伸缩管制孔器及橡胶管制孔器等,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先安放制孔器主要目的在于在梁体混凝土内形成钢丝束的施工张拉预留管道,预埋式制孔器轴向接头则用点焊而径向接头可采用咬口一般采用波纹管或薄钢板卷制而成,在浇筑混凝土前按设计位置用钢丝绑或直接固定在钢筋骨架上。,钢管制孔器钢管表面光滑必须平直仅适用于直线形孔道接头用薄钢板连接,橡胶管制孔器为了加强刚度及控制其位置的准确是用橡胶夹两层钢丝编织而成可在管内插入钢筋芯棒;金属伸缩管制孔器用薄钢板管作接头,内用钢筋芯棒与橡胶衬管进行加劲的是金属丝编织成的软管套。 ,可先将外管沿梁体长度方向顺序穿越各定位钢筋的“井”字网眼,然后在梁中部安装好外管接头,并固定外管,最后穿人钢筋芯棒。外管接头布置在跨中附近,但不宜在同一断面上。同一断面是指顺制孔器长度方向1m的范围内。 。过早抽拔,混凝土可能塌陷而堵塞孔道;过迟抽拔,可能拔断胶管。,。抽拔时不应损伤结构混凝土。抽拔时间:常温20~~5h。预留的孔道,应根据需要在适当位置布设压浆孔及排气孔和排水孔。抽拔制孔器的顺序是先抽芯棒,后拔胶管;先拔下层胶管,后拔上层胶管;先拔早浇筑的半根芯管,后拔晚浇筑的半根芯管。抽芯后,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法对孔道进行检查,如发现孔道堵塞或有残留物或与邻孔有串通,应及时处理。 2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控制当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便可对构件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