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云南普洱茶名山大全.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普洱茶名山大全.doc

上传人:beny00001 2019/9/24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普洱茶名山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双版纳版纳茶区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辖2县1市,即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只有其中的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西双版纳古茶山分布(澜沧江以东6座,以西8座)上述的14大古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的勐海县占7个,以东的勐腊县占5个,景洪市有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江东。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古六大茶山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别为:易武(慢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是清代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也是当时内地了解普洱茶的窗口。关于六大茶山的具体所指,史籍记载略有出入,综合来说有易武(漫撒)、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攸乐。面积约两千多平方公里,分布于西双版纳的东部,澜沧江东岸。茶山名:易武(慢撒)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等。易武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110公里。,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归易武茶区。古树产地:易武、慢潵、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树等。茶山历史:易武早在千年之前就有古濮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六大茶山声名鹊起,大量外地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早期慢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转至易武。清末时一些普洱茶历史上著名的茶庄开始出现,如鸿庆号、同庆号、同兴号、安乐号、乾利贞号等等。古树现状: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这些茶园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保证了茶的山场气韵。不过因为易武茶成名早,古树存在过度采摘和养护不当的情况,近年来茶质有所下降。加之市场上仿冒品较多,需仔细甄别。茶质特色:易武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茶山名:倚邦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茶山地理: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古树产地: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树等。茶山历史:倚邦茶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一定量的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尤其是清代曼松茶成为贡茶,令倚邦茶声名远播。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至今仍然有很多追捧者。古树现状: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这也是曼松古树一茶难求的原因。在零售市场出现的可能性为零。茶质特色:倚邦古树茶因为有中小叶种原因,苦味很淡,涩比苦略显,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其中曼松茶苦涩不显,汤质甜滑饱满,杯底留香幽长。茶山名:蛮专,亦称“曼庄”释义:“大寨子”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古树产地: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茶山历史:曼专种茶历史悠久,清代时已有盛名,《本草拾遗》和《滇海虞衡志》都提到六大茶山“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历史上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时多卖给易武茶号加工,“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古树现状:综合来说,蛮专茶区是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中古树资源保存最好的茶区。不仅老树保留较多,生态环境保存的也较好,基本没有经过矮化。但是近年来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比如为了增加产量,砍伐茶园的大树以增加光照,这会对茶质产生不好的影响。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茶山名:革登释名:“极高之地”茶山地理: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古树产地:值蚌、新发茶区历史: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普洱府志》记载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但今已不存,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古树现状:古茶园历经破坏,少部分存留在密林中,近年来被清理出来,大小叶种混生。茶质特色: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好,汤质顺滑。茶山名:莽枝释名:“(诸葛亮)埋铜(莽)之地”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古树产地: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茶区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清初,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清雍正时期因为牛滚塘事件与土司发生矛盾,引发对西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