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9/9/24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作者简介:罗纯钰,江西人,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学专业。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我们已经不必再为生存担忧,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已不在于拥有物质的多少。这时人们购买商品时已经不再是为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商品拥有的文化意义成为人们表达自己身份、品位和地位的方式。消费社会中的人们通过对物的消费来建立对自己的认知,同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商品的符号意义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关键词: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符号让•鲍德里亚是法国社会学家及哲学家,一生著书丰厚。从1968年出版《物体系》开始,随后出版《消费社会》(1970)、《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972)、《生产之镜》(1973)、《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消费符号》(1976),这一系列著作构成了他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思想。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已经不再是物的价值本身,消费的实质其实是“符号消费”。人们越来越多地消费的是物背后所代表的身份、地位、品位、阶层等。看似我们都能公平地享受所有的物和服务,但实际的不平等却被这种表象的平等掩盖了。在物的符号指向下,消费不同的物的人也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本来是人生产出来的物,而处于“消费社会”下的人却被物所操控着,失去了独立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在物丛林中盲目地生活着,变成了“异化”了的人。工业化大生产的结果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资本家不停地扩大再生产。但在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资本家认识到,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使产品销售出去才能获得利润。资本家开始着力关注如何促进人们进行消费。由生产引导的社会变为由消费引导的社会。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消费文化”,身处其中的人们潜移默化地被其控制着。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书中解释了符号消费形成的原因。首先,人们在生产物时,物就被赋予了不同的等级和差异。似乎大生产带来的物的丰富,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物或服务,这样看来人们在物面前都是平等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了实际的不平等。物本身是具有差异和等级的,人们去消费的时候也会受到这种等级的影响。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消费能力的人消费的物是不同等级的。这样一来,本来只有物有等级划分,而人们去消费不同等级的物,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人们就通过物构建了自己的等级。时尚就是这样一种产品。设计师把某一类型的物定义为“时尚”,消费这种物的人就成为了“时尚的人”。处于“时尚”之外的人模仿“时尚”之内的人的消费行为,就是试图也成为“时尚的人”。但是“时尚”是不停推陈出新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为了构建一种差异性。物本来是没有等级之分,却被人为划分出等级,人们通过消费物来构建自己的等级,这样一来,物已经不是原本的物,而成为了划分等级的标准。第二,广告传媒的作用。对物的编码通过广告这一过程完成。以脑白金的广告为例,在高强度的广告轰炸中,脑白金完成了这样一个编码过程,即将脑白金=年轻、健康,这两个符号。脑白金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人们接受这个等式。人们购买脑白金也不是买脑白金那一颗颗药丸,而是购买“年轻”“健康”这两个符号。这样编码过程就已经完成了,脑白金本身也就被符号化了。高强度的广告实质是一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由厌烦到麻木到接受,慢慢接受了广告的编码过程。广告自身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