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16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9/25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作者:————————————————————————————————日期: 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转型是中国保持发展的唯一道路GDP和CPIGDP年增7%保持物价稳定下调GDP增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要求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分配是否合理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成败行政体制改革扩权强县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解决土地财政和宏观税负过重等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升级刻不容缓稳妥推进城镇化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内需在城镇化,发展最大潜力在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5年新增就业4500万人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房价和保障房保障房覆盖面达20%遏制房价迅涨住房问题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节能减排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完善有利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大发展将文化产业基本建成支柱产业必须提升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瞭望》文章:中国国力“质”胜“十二五”“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惊险一跃”“‘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科学发展,并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近日,权威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它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全局,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有专家甚至认为,如果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一定意义上讲,“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或许可以和当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相提并论。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前十一个五年(计)规划《纲要》,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上升,中国经济总量实现极大跨越。但是,中国国力只是“虚胖”,仍然存在经济结构失衡、创新动力不足、收入差距拉大、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等深层次问题。“‘十二五’期间,这个‘胖子’需要强筋健骨。”彭真怀说,“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刚刚晋升世界第二的中国,将遭遇更加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在此时期,中国的执政者必须保持清醒的治国思维。唯独如此,聚升了60余年的中国国力,才能最终实现“质变”。最快增长时期的双重真实采访中,权威专家向《瞭望》新闻周刊分析指出,“十一五”时期,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实现了经济总量“两超”,“是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他强调,“十一五”时期,中国经历的挑战和风险在历次五年规划中罕见。此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且环环相扣,对中国经济提升形成制约。2006年开始,中国经济过热端倪初现。2007年,经济过热明显,其时,中国炒股热再次兴起,且比上世纪90年代初的炒股热尤甚。国际热钱亦趁机而入,徘徊于楼市与股市之间。上市A股一度被推高至6124点的高位。随后,泡沫破灭,大批股民被套。2008年,经济过热影响犹在,次贷危机却已悄然而至。这一危机随后逐渐蔓延,全球主要经济体无一幸免此劫。与其他经济体不同的是,在此阶段,中国还遭遇了特大自然灾害。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冰雪灾害;是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发,时至今日,灾区人民遭受的创伤仍在平复之中。在此后两年,又有两起重大自然灾害分别发生在青海省玉树县和甘肃省舟曲县。同时,拉萨“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亦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也就在这个时期,中国走过了被誉之为“极不平凡的五年”。“十一五”时期,%。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如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以及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问世等。人民生活水平亦明显改善。专家分析指出,“十一五”时期,中国就业目标定在4500万人,最终实现就业57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30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社会保障发展迅速。权威专家透露,目前,“十一五”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据了解,在22个主要指标中,有19个已圆满完成。仅服务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重等三个指标未完成。综合实力的提升,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当前,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世界第三上升至世界第二。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另外,根据IMF预测,201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0%以上。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几乎参与到所有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之中。然而,中国的基本国情未变。权威专家指出,虽然中国经济总量排在第二位,但人均GDP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