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长江江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pdf.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江江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pdf.pdf

上传人:junli42416 2015/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江江豚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5年1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资料汇总
必修一政治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2)内容: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3)主要封国:燕、鲁、宋等。(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5)影响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出现了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2)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3)作用影响: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直到今天,其内涵仍体现在日常生活和观念中。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3、秦统一的过程灭六国、击匈奴、征南越、征“西南夷”(辟五尺道)。
4、秦朝的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秦朝的官制三公九卿,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6、汉代削弱相权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破格提拔身份地位较低的人组成中朝(又叫内朝)来削弱相权。
7、唐朝分散相权设三省六部制,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8、宋朝分割相权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理军事,设三司管理财政来分割相权。
9、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全国官员。(2)汉朝: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中央行政机构。(3)唐朝: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4)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4)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监察御史复按。
10、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的变化。汉武帝以前主要采用世官制来选拨官员,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官位。汉武帝后开始采用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再由中央任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来选拨官员,属于察举制中的一种。从隋朝开始采用科举制选拨官员。科举制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和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普遍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的情形,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但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家经义范围,特别八股考试,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从目的和结果看,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是思想专制的工具。
11、元朝的行省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还有两个单独的行政区域: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