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docx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2019/9/2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薪金所得月应纳税额=(月收入额-3500 或 4800)×适用税率-、经营所得年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业主每个月扣除 3500 元生计费用)、承租经营所得年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3500×12)×适用税率- 4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每次收入在 4000 元 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20000 元不到 50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30%-2000(参见以下表 2)表 1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一览表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50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40%-7000(参见以下表 2) 4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1-30%)每次收入在 4000 元 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4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每次收入在 4000 元 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4000 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每次收入在 4000 元 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每次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每次收入额×20%=每次收入额×20%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 1500 元的302超过 1500 元至 4500 元的部分101053超过 4500 元至 9000 元的部分205554超过 9000 元至 35000 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 35000 元至 55000 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 55000 元至 80000 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 80000 元的部分4513505表 2 工资、薪金所得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2011 年 9 月 1 日执行)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事先推出这个常数,对于快速计算税额很有帮助,所以这个数叫“速算扣除数”。快速计算个税的公式是【计税依据×最高税率-速算扣除数=最终税额】。税率 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 0税率 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 1500*(10%-3%)+0=105税率 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 4500*(20%-10%)+105=555税率 2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 9000*(25%-20%)+555=1005级数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不超过 15000 元的部分502超过 15000 元至 3000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 30000 元至 6000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 60000 元至 10000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 100000 元的部分351475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