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5/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彭丰路彭水段二期(葡萄村至沿河村)
公路改造工程
黄家湾隧道(K33+830-K34+236)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康发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彭丰路彭水段二期一标段(S406)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26日
目录
一、隧道概况 3
二、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3
三、洞口与明洞工程施工 4
四、超前大管棚支护施工 9
五、超前导管支护施工 13
六、超前锚杆施工 15
七、洞身开挖 15
八、初期支护 24
九、仰拱与底板施工 31
十、防水与排水施工工艺 33
十一、二次衬砌施工 39
十二、边道、电缆沟施工 47
十三、隧道砼路面工程施工 48
十四、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50
十五、监控量测 54
十六、弃碴场施工 56
十七、洞内装饰及防火工程 56
十八、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注意事项 57
一、隧道概况
隧道名称
起止桩号
隧道长度
(m)
纵坡/坡长
(%/m)
洞门形式彭水/丰都
前后相接物
通视情况
监控等级
备注
黄家湾隧道
K33+830-K34+236
406
-
端墙式
/端墙式
路基/
桥梁
不通视
C
S406彭丰路彭水段二期(葡萄村至沿河村)公路改造工程共2个隧道,本隧道其所处里程桩号黄家湾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隧道。隧道主洞建筑界限净高5m,净宽9m,,,;隧道设计速度为40Km/h。以彭水至丰都方向上坡为正。本路段设计范围起始桩点K33+830到K34+236
表1隧道一览表
1、地理位置及气象水文
黄家湾隧道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龙射镇葡萄村,距离葡萄村约5Km。隧道进洞口北西侧平距约160m为乡村公路(碎石),东侧300m为乡村公路(碎石),出洞口北西侧平距150m为乡村公路(碎石),交通不方便。
隧址区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无霜期长,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局部常有大风、冰雹,初夏常有连阴雨,秋季多绵雨,冬季少雪无寒冬。
隧道区无大型地表水体,亦无泉点出露;隧道进口西南侧30m为宜季节性冲沟,冲沟宽约2-5m,-,。出口西南侧60m为一季节性冲沟,冲沟宽约5-8m,深约1-3m,;北侧5m处发育一季节性冲沟,冲沟宽度约3-5m,深约2m,雨季最大上涨约2m,两条冲沟与隧道出口南西侧75m处合成一条冲沟。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隧址区属于构造溶蚀中山斜坡地貌,该区域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二东南低;线路走廊去穿越的主要构造形迹呈西南至东北向,线路区主要的褶皱为青杠向斜,隧道处于其西北翼,隧址区无断层通过。
隧道进口位于隧道所在山体斜坡下部,纵向地形较陡,约20-30°,横向地形中低两端高,呈缓‘U’型,地形相对较缓,坡角10-15°,斜坡坡向112°,洞轴线与斜坡坡向近乎直交。
隧道出口位于斜坡下部,纵向地形陡峻,坡度达25-35°,地形总体东南低西北高,中间高两端低,横向地形较缓,坡角约10-15°,斜坡坡向97°,洞轴线与坡角交角19°。
2、隧道工程总案
施工准备
图纸审核、放样测量
模板台车安装
洞身开挖、出渣
洞口工程
超前支护、加固
量测
初期支护
拱墙衬砌
仰拱及铺底
反馈施工设计
洞内附属
洞内装饰
清理
图2-1隧道施工方案框图
施工进洞前先作好洞顶截水沟等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开挖面影响明洞边坡和成洞面的稳定,按照设计要求做好仰坡的开挖,仰坡加固及防护。隧道洞口段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采用辅助施工方进行超前支护,尽可能较少对岩体的扰动。
洞口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洞口段Ⅴ、Ⅳ级围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施工,洞身段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先行洞开挖面距后行洞开挖面不小于40m,采用自制凿岩台架配合气腿凿岩机打眼,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以最大限度保护围岩稳定性,减少超挖量,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力。初期支护:Ⅴ级围岩段采用工字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Ⅳ级围采用格栅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风钻打眼,人工安装锚杆,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
施工中由测量组负责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观测、洞内监控量测工作。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下坡施工,洞内50m或100m设置集水井,抽水机抽水。
采用无轨运输,正洞、行车横洞使用侧翻装机及挖掘机装渣,人行横道用小型装载机装渣,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