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xx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doc

格式:doc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x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5/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x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xxx有限公司xxxx矿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xxxxxxxxxx矿
2013年6月1日
目录
工作例会度................................3
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5
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6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10
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16
应急宣传教育制度..........................18
应急培训制度..............................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23
应急演练和评估制度........................28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34
应急投入保障制度........................35
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37
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38
应急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42
工作例会制度
为更好的学****贯彻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工作会议。 
二、组织单位:安检科
三、主持人:安全矿长 
四、参加人员: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调度室、安检科、救护队、职教培训中心、技术科、地测科、通风区、***抽放科、***治理科、机电科、物管科、后勤公司、生活科、供应科、财务科、计划科、保卫科、各区队负责人。 
五、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
 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整改。
 3、月度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汇报。
 4、对本阶段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六、会议要求 
1、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 
2、与会人员手机必须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安检科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
4、要求各分管领导、各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 
5、无故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100元,迟到罚款50元。
6、各项罚款交矿财务科,财务科出具票据。
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矿长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矿长为副组长,安检科长、各生产、技术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检查领导小组。应急检查办公室设在安检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由矿安检科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及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5、应急检查。由安检科牵头组织,调度室、救护队、技术科、机电科、地测科、治理科、运输科、信息中心等各职能部门参加。根据年度计划,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项设施、通讯设备,救援物质储备,救护队人员配备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一、目的和内容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促进我矿安全生产工作长治久安,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xx矿全体员工
三、职责
(一)、矿长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防控负全面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二)各分管副职按照分工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分管责任。
(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业务部门、生产区队行政一把手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