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护理操作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0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护理操作标准.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9/26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护理操作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导管。该导管的材质由生物相容性极好的聚***脂或硅胶制成。:(大约数周或数月)放置在体内,:。:(23~~30周)、,戴口罩-:外包装可撕裂的套管针,导管(含导丝),孔巾,方布,5ml注射器,皮肤消毒剂,敷料,胶布,止血带,纸尺,纱布及镊子。无菌服装,两副手套,帽子,口罩,肝素帽,10ml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并加以约束,新生儿置远红外床上-注意保暖。)测量上臂中段周径以备参考,新生儿与小儿应测量双臂围2)测量时手臂外展呈90o3)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4)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胸骨切迹,再减去2cm5)下肢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腹股沟再向上到横膈(体表位置在脐部)至剑突尖端。首选:贵要静脉第二选:头静脉第三选:头皮静脉、颈外静脉、腋窝静脉-应当注意外部的测量不能准确地显示体内静脉的解剖。-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包填塞。-选择下肢静脉一般在新生儿中常见,选择的下肢静脉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1)导管包,戴手套2)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和肝素液3)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病人手臂下 :1)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75%酒精棉棒×3次,范围10cm×10cm,再以2%碘酒棉棒×3次消毒2)更换手套3)铺孔巾及治疗巾-:1)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润滑亲水性导丝2)剥开导管的保护外套至预计的部位3)-1cm处4)在预计刻度处,修剪导管-注意:剪切导管时不要切到导丝,否则导丝将损害导管,伤害病人。:让助手在上臂扎上止血带,使静脉充盈 :将保护套从穿刺针上去掉 )施行静脉穿刺2)一旦有回血,立即降低穿刺角度,推进导引套管确保导引套管进入静脉-注意:如果穿刺未成功,不可将穿刺针再穿入导引套管,否则将导致套管断裂或裂成两半。:1)左手食指固定导引套避免移位2)指压在套管尖端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3)让助手松开止血带4)从导引套管中抽出穿刺针 12.: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开始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注意:不要用镊子过紧夹持导管,钳子和镊子可以损害聚硅***导管。:1)置入导管10-15cm之后,即可退出导引套管2)指压导引套管上端静脉固定导管3)从静脉内退出导引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 :1)劈开导引套管并从置入的导管上剥下2)在移去导引套管时要注意保持导管的位置 :1)用力均匀缓慢地将导管置入静脉2)当导管进到肩部时,让病人头转向穿刺侧3)完全将导管置到预计深度,并达到皮肤参考线-注意:禁止用暴力置入导管,如遇困难,表明静脉有阻塞或导管位置错误。-:一手固定导引圆盘,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要轻柔,缓慢。若导管呈串珠样皱折改变,表明有阻力-注意:禁止暴力抽去导丝,阻力能损害导管及导丝的完整,如遇阻力或导丝呈串珠样皱折,应立即停止抽取导丝,并使导管恢复原状,然后连同导管、导线一起退出约1英寸,再试着抽出导丝。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导丝较容易地移去,一旦导丝撤去,再将导管推进预计的位置。:1)连接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盐水,确定是否通畅2)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液浓度:10-20μ/ml)-注意:小直径(<5ml)注射器可能造成高压,:1)移去孔巾2)用酒精棉签清理穿刺点周围皮肤 ,覆盖无菌敷料:1)注意导管的体外部分必须有效地固定,任何的移动都意味着导管尖端位置的改变2)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圆盘上贴一胶带3)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4)覆盖一透明薄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但不要超过圆盘装置5)用第二条胶带在圆盘远侧交叉固定导管,第三条胶布再固定圆盘6)固定外露的延长管使病人感觉舒适-注意:禁止在导管上贴胶布,:1)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2)记录导管型号,置入长度,穿刺过程,固定状况及X线检查结果 :1)记录导管的名称、编号2)导管的型号、长度3)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