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光阴似箭,一个学期又到了重要的时刻了——复习。数学期末复习应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出发,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精选题例,突出基础,通过复习,使以前学过的零散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网络。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重视查漏补缺。对相对比较薄弱的内容要加强重点复习和练习。2、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3、要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去。可采用的一些形式: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去交流与合作。二、复移、旋转、轴对称,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各种图形的变换。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3、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4、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5、进一步让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并熟练计算和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通过数学广角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二)、重点:1、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三)、复习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2、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三、课时安排:(1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分数意义和性质……………………2课时3、分数加减法…………………………1课时4、长方体和正方体……………………5课时5、简单的统计…………………………2课时6、图形的变换…………………………1课时7、数学广角 ……………………………1课时8、模拟测试 ……………………………4课时  复习内容1   ,质数与合数,公因数,公倍数,质数等重要的概念,进一步弄清整除与除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倍数,和运用2、3、5特征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复习过程复习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填空在2、3、1、0、91、 1/3、97、、85和60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是奇数;(                 )是偶数;(                )是质数;(      )是合数。师生共同小结: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按含有约数的个数分为1,质数和合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上图表示。(略)复习因数、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说出理由。l、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约数大。(       )2、 24÷6=4,我们说24是倍数,6是约数。( )3、A=2×3×5 B=3×5×11      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5。(      );A和B最小公倍数是330。(       ) 师生共同小结:因数一公因数一最大公因数整除倍数一公倍数一最小公倍数整除是因数和倍数的前提,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一组自然数。如:24是6的倍数,6是24的约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最大的没有。练一练:课本第157页第1和4题三、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1、口答:课本第157页的第2题: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56   79    87    195    204      630   2、讨论:÷9=  ,?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