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1世纪之交的艺术史.pdf

格式:pdf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世纪之交的艺术史.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世纪之交的艺术史.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 一21 世纪之交的艺术史
罗纳尔·德莱乌著
贺惹玲译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欲完整透彻地说明20 世纪末期艺术史研究的
状况似乎不太现实。我诚心向那些有意更进一步探究这个间题的朋友大力
推荐多纳尔德·普莱茨奥斯最近所著的一本评论文选,它由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题为《艺术史的艺术》。这本书概览了自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开
创了艺术史研究这一门专业以来,艺术史研究所沿循的主要方向,并且从
18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末期这一期间发表的文章中选出相应的代表性作品
收入。
在 20 世纪,艺术史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我们的艺术史学科主要植根
于 19 世纪,但是随着大学里艺术史讲座的开展,艺术史学科在 20 世纪迅速
确立。在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同时,艺术博物馆,由起初作为历
史的贮藏库、艺术爱好者之家或者富有者和强权者财物的保管者,变成了由
专门的艺术史学家领导的专业机构。虽然艺术史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从一
开始就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表现出来了,然而是在 20 世纪,尤其是 20 世纪后
半期,装饰艺术才获得了解放,随后现当代艺术也作为一门学科得到了承
认。最后,摄影、电影、设计进人了艺术领域。博物馆的藏品往往是大学研
6 0 ·
万方数据
20 一21世纪之交的艺术史
究的对象,反之亦然,但未必尽然。很自然地,大学和博物馆之间有一定的
自然的工作分工:大学倾向于研究艺术史的理论方面,而博物馆中的艺术史
则严格地以藏品为中心。然而,某些文献资料和馆藏物品颇丰的博物馆,理
所当然地成为了研究中心,博物馆的图书馆往往胜过大学中的图书馆。但
是,博物馆通过它们的展览与研究,一般说来更易受现代传媒发展和新教育
思想的影响,而大学研究中的新走向对它的影响较小,如博物馆很少使用的
性别研究或解构主义理论。
然而,大学与博物馆共有着某些新的研究领域:两者在肖像学的研究上
硕果累累,尤其对收藏史都产生了新的兴趣,表现出同样的热情。这里需要
特别提到弗朗西斯·哈斯克尔教授。随着博物馆的目录难度越来越大(卷帜
浩繁),大学的专家成了撰写某些导论部分或专题条目的最佳人选。另外,
由于博物馆的目录印刷量大,因此与大多数大学出版物相比而言是更便宜
的工具书。而且,博物馆在出版期限的压力下出版速度很快。
在我看来,至为关键的是要认识到,大学和博物馆在艺术史研究方面是
互相依赖的,如果艺术史能够在未来社会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对于
大学和博物馆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其所能来携手合作。在荷兰,艺术史研究
学校实际上是将各大高等院校的艺术史系与一些重要的博物馆如国家博物
馆、凡·高博物馆、以及国家艺术史文献馆合为一体。在许多西方社会,博物
馆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曾经属于教堂的中心位置。关于博物馆如巴黎的卢
浮宫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对文化和经济生活的影响无须赘言。另外,外
表酷似教堂或宫殿的博物馆给日渐虚拟化的社会提供了其所需的东西,即
空间感。许多古老的博物馆建筑,长时间以来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室内装
修,而这种只是权宜之计的装修把博物馆搞得面目全非。现在博物馆开始
重视它们基本的建筑特点,并强调艺术作品所处的背景。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