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活着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4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活着读后感.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9/9/27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活着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活着》读书报告性名:阿三学号:班级:运输学1600学院:交通运输2019年9月4日书名:《活着》种类: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字数:124千字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4月3日生,祖籍山东高唐。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其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以及一些散文、随笔、文论、音乐评论。五、创作背景: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但小说有意淡化了社会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们当作孕育一个个苦难的生存环境,一个个磨练人、考验人的“炼炉”。六、主要人物:富贵、家珍、凤霞、有庆、龙二、长根、春生、队长(村长)、万二喜、苦根七、内容简介:《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八、读后感:“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这是臧克家对鲁迅的评价。鲁迅是个伟人,他享有这样的殊荣。这大概就是伟人活着的意义吧。我很喜欢《活着》这本书,这本书讲的不是某一类特殊的人,它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富贵,他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缩影。“活着”这两个字充满了力量,余华认为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在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感觉很失望,有点恶心。但越往后越觉得震撼,前后的巨差反转,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让人感到窒息。作者的叙述很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的方式去叙述福贵这种平淡而接近现实的故事,让人感到更加真实。故事虽然虚构,但却是上个世纪普通人的缩影。许多人一生都未想明白活着是为了什么?用余华的观点解释就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应该属于人最本质的性质吧。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富贵悲惨的一生,讲述了活着的真谛。书中的主人翁福贵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年轻的时候,他吃喝嫖赌,将丈人和父亲气得要死,但无可奈何。最终,他输光了自己家的家业。父亲在上茅厕时死了。母亲重病,富贵拿着仅有的二两银子去买药,结果被国民党抓走当兵,等他被解放军放回时,已经两年了。回家后发现,母亲死了,女儿凤霞因为发高烧没得到及时的治疗成了聋哑人。儿子有庆给县长夫人献血,被黑心医生抽干了血,死了。凤霞因生孩子难产死了。家珍的软骨病越来越严重,最后不治而亡。女婿二喜在工地上遇难了,被两块水泥板夹成了肉泥。二喜死后,外孙苦根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苦根吃了太多的豆子被撑死了。正如鲁迅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福贵从富少到孤家老人,从可恨之人到可怜之人。他能归结于与别人吗?他可能会去恨那个骗走他家财的骗子,也可能去恨要走他儿子命的县长夫人。但一切的缘由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