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原子的相对质量:指对12C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而得的数值。二、原子的构成和表示方法1、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3、符号:三、核素、元素、同位素:1、核素是具有一定核电荷数和中子数的同一种原子.....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如1H、2H、3H、H2、H+、H-。3、同位数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数。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一、原子核外电子运行状态:1、能层(电子层):根据能量不同和离核的远近把电子分为不同的电子层。K、L、M、N……或1、2、3、4……2、能级(电子亚层):根据电子运动的原子轨道的不同和能量的不同:s、p、d、f……3、轨道:能层能级轨道数电子数1s1s2s、p2s2p3s、p、d3s3p3d4s、p、d、f4s4p4d4f4、自旋方向: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122、334、345、345、456、4567……电性相对质量不带电1带一个正电荷1带一个负电荷忽略原子原子核电子中子质子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3、洪特规则: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第三节元素周期表一、编排依据和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电子层数相同在同一横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同一纵行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2245103121318420313653819546568186788113118注:共有18个纵行,第三个纵行是IIIB族,第8、9、10是Ⅷ三、位、构、性三位一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8-|最低负价|位置结构:如116号在周期族。电子层数是最外层个电子位置性质(重点):。比较各种元素性质、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化合价应用:如AB2可能第ⅡA与ⅦA族,ⅣA与ⅥA族,ⅥA族与ⅥA(SO2)。要记住:奇数族奇数价,偶数族偶数价。族序数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中学常见化合价+1+2+3-4+2+4-3+3+5-2+4+6-1+1+5+7(注:IA、ⅡA、ⅢA都只有一种化合价。第ⅣA的硅没有+2;ⅤA族氮有+1~+5;氧只有-1、-2;氟只有-1。结构性质:先由结构推位置,再由位置推性质。818第四节元素周期律一、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族序数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氢化物RH4RH3H2RHR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ROHR(OH)2R(OH)3H4RO4(H2RO3)H3RO4(HRO3)H2RO4HRO4二、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元素电负性:原子半径:化合价:电子得失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3、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由上而下增强,非金属由上而下减弱。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单质的还原性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单质的氧化性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三、微粒半径的变化规律1、同一元素阴离子大于原子半径。阳离子小于原子半径。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离子半径逐渐减少3、同一主族原子半径离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4、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少(除稀有气体外),离子半径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分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少。后部分阴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少,但前部分最大的小于后部分最小的。过关思考题:1、原子结构中各基本粒子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公式说明,它们是什么?2、O2和O3、水和重水是同位素吗?3、写出与Ne具有同种电子数的微粒..。(至少写6个)4、写出核外电子总数为18个电子的粒子。(至少写15个)5、求9g18O2所含的中子数为多少mol6、写出P、K、Fe、Cu电子排布式。并说明可能的化合价。为什么Cr的外围排布式不是3d42s2而是3d52s1?7、分别写出ⅣA至ⅦA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8、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9、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10、元素周期表有几个纵行,几个横行?第IIIA、ⅢB族分别在那个纵行上?11、默写第0、IIA、IIIA族的各元素的原子序数。第四周期的VIII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12、写出分子组成符合AB3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如何记忆各族元素的常见化合价?13、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和离子分别有什么变化规律?14、第三周期从左到右单质的晶体类型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15、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有什么变化规律?16、为什么N的第一电离能比O大?氟的电负性数值是多少?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