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对口交流工作意见.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对口交流工作意见.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9/30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对口交流工作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对口交流工作意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均衡城乡教师水平,提高教育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缩小我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教育质量的差距,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教育公平。二、 基本原则交流人员的编制和人事工资关系不变,组织关系临时转入相应学校,年度考核在受援学校进行,考核结果按在受援学校的考核等级转入派出学校。三、 任务目标自XX年开始,每学年从城区县直义务教育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和中层干部与农村或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对等数量的教师或教育干部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交流,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并通过校际间的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举办讲座等多种交流形式,帮助当地教师和教育干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推动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搭建平台并提供人才支持。四、 选派要求选派交流教师要求政治素质、师德修为高,教学业务能力强,教育干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前途。所有交流人员要有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精神,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五、 实施步骤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干部实施对口交流,由教育局提出年度交流计划,采取个人志愿、学校推荐和组织考察安排的程序进行。拟参加交流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向学校提出交流申请,由派出学校推荐,县教育局考察同意后确定为交流对象,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学校推荐人数应不少于教育局对各学校按排计划的2倍。怀孕、产假和哺乳期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教师不安排交流。1、 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学校师资情况和教育干部和教师交流需求情况,统筹规划交流工作。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教育干部、教师交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流动的基本原则、条件、形式、程序、要求、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措施等。各校交流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备案。2、 宣传动员。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教师和教育干部交流工作的政策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和指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教师和教育干部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热情。3、 组织实施。各学校要根据交流实施方案,确定年度教师交流人员并向县教育局推荐。每年初底前各学校要将教师交流方案、交流计划及交流人员名单报县教育局备案。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流动由县组织部门和县教育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六、 考核管理1、选派到受援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干部,工作期间由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共同管理,以受援方为主。选派教师在交流期间享受原学校工资和各项待遇,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等在原学校进行。各受援学校具体负责交流教师的生活安排、日常管理及其工作、学****年度考核、业务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奖等事项,双方学校要关心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其它问题。2、 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的考核管理。各相关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明确流动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面、科学、合理地对交流教师进行考核,对具有交流经历并在交流中完成任务好、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的教师和校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聘用到高级岗位,优先提拔任用,优先评选授予各级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其他综合表彰等荣誉称号。对口交流期间经历视为农村任教经历,表现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补助、交通差旅用、意外保险等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3、 对在交流中拒不到岗、消极应付、擅自离岗等违纪违规行为,要按照相关政策和纪律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予以辞退、解聘。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中,各有关学校要深入细致做好工作,确保顺利开展流动工作。妥善处理好教师校际交流与学校办学特色传承的关系,教师县域流动与教师队伍整体稳定的关系,尊重教师个人诉求与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关系等,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教育干部流动工作有序实施。学校教师工作打算3篇xx年我校师训工作依据市教育局师训中心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师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素质,不断探索新课改的路子,打造一支具有开拓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我校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健全培训制度和增强效果为主线,全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总体素质。二、 工作目标和任务学校采取“上联***”的培训模式,积极完成上级组织的培训任务,努力聘请名师来校讲座,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完成16个校本培训学分。努力做好第一轮校长培训、“领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