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环境保护学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保护学论文.docx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2019/9/3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保护学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重点水体污染情况及其防治措施系 别 地球科学与资源系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学生姓名 贾晔学 号 03309412我国重点水体污染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摘 要通过对水体污染形式、污染原因及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进而探究防治水污染的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污染的发生,指出了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以往治理水污染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的对策。关键词 水污染; 政策导向; 清洁生产; 污水治理进入“九五”以来,我国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在“三河三湖”、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仍将十分严重。、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我国水体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体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利事业”。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 80 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 5 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 47%左右,耕地面积占 65%以上,GDP 占全国的 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 1/3。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2.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九五”以来,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淮河治理为先导,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海河、辽河相继开始。通过采取工业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以及在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