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教育教学建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改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幼儿园保教质量再上新台阶,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幼儿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讨《纲要》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常规活动,引导教师切实领会《纲要》的基本内涵,促进理论向实践层面的转化。幼儿园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坚定信念,丰富理论素养,提升实践能力。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将《纲要》精神落到实处。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严禁违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实验”、“特色”、满足家长需求等为名,擅自设置识字、学拼音、学英语等课程,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致使幼儿园教育方向和教学秩序遭到干扰,杜绝幼儿园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及游戏需要,组织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创设宽松和谐、自由自主、快乐成长的探索空间,为幼儿提供说说、玩玩、做做等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游戏增长知识,通过游戏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去发现、学习、建构和积累成长的经验,使幼儿在满足自身快乐的同时获得发展。同时,教师要以环境的维护者、教学的观察者、行为的示范者及幼儿活动支持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等身份支持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对话,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映,察觉他们的需要,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做出适宜的应答。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和加强幼儿教育教学管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园要定期检查各班级常规管理执行情况;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一起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一纲多本”,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运用是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和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领会《纲要》精神,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正确地选择教材、科学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实行“一纲多本”。所谓“一纲多本”,主要指在《纲要》指导下,以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结合本地实际,博采众“本”之长,结合幼儿实际,选取或创设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幼儿生活且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系统地设计出适宜的主题及各种教育活动,使确定的课程主题既能承载教育目标又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和兴趣。各班级课程主题不宜过大、过多,一般情况下每个主题大班不超过三周,中小班不超过四周。要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确定切实可行主题目标,尽量兼顾平衡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