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班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测评的客体和目的:客体:班长测评目的:一方面通过分析班长的班长岗位职责,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加准确、公正地评估班长;另一方面使得班长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位置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不断改善和提升自我,更好地胜任。二、确定测评的项目运用工作分析法,分析班长工作的行为特征,从行为特征中找出素质测评的主要项目。一)工作分析:《大学班长的岗位职责》1、主持本班班务工作,负责班委会及全体班级成员会议的召开。2、全面负责本班学习、生活、体育、文艺工作,为班级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3、全面负责本班的卫检、纪检、安检工作,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4、正确领会老师和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并及时向本班全体同学传达,做好上情下达。5、经常深入同学中间调查研究,及时向学生会主席、老师和有关领导汇报本班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好下情上达,并及时向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汇报反馈班级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和学习方面的建议意见。6、积极和本班班干沟通交流融合,使本班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7、遵守学生会的组织纪律,积极配合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使学生会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遵守学生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支持学生会全面工作。8、认真组织各种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为班级提出创造性建议。任职资格具备综合能力,个人素质,注重个人发展。1、抓好班委自身建设。加强团结、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落实班级工作计划。2、严以律己,模范带头。严守职责、积极督促检查其他班委的学习和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带头搞好学习和遵守校规校纪。3、倡导团结友爱,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4、搞好自身学习,提高能力素质。坚持扎实工作、讲究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加强个人思想、工作和管理等综合素质的锻炼。5、灵活、成熟、稳重、能干。2)、测评项目筛选,确定根据以上工作分析,并结合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给 30 位学生和辅导员发放,问卷以“班长应具备的条件”为中心,采用“是”“否”选择和一些多选形式,还可兼用问题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你认为你心中的班长是怎样的?”“作为辅导员,你会选怎样的人当班长呢?”最后收集资料,分析总结出班长应该具备的条件,得到一些班长的测评项目:1、个人基本素质:道德品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德能品质、智能素质、体能、适应性身心素质(参照华东交通大学本专科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学生通用)2、能力素质: 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3、心理素质:自制力,自信,主动性,自我协调能力,自我适应能力4、集体素质:民主意识,平等意识,集体意识,团结意识5、个性品质:人际关系,形象,责任心,规章性,公正心,协作性,模范意识,进取心,号召力和影响力附:问卷题型,每份问卷可选择其中一两个站在学生的角度,你认为你心中的班长是怎样的?第一,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班长的威信,至少有一方面能让全班同学佩服。第二,在平时与同学相处时,应与同学真诚的交往,避免使彼此之间产生距离感。第三,班长必须有良好的形象,幽默的谈吐与相当的机智,以便于以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