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梅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初步成果公示.docx

格式:docx   大小:1,15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梅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初步成果公示.docx

上传人:阳仔仔 2019/10/3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梅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初步成果公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梅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初步成果公示按照《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绘就全市规划一张蓝图”实施方案的通知》(梅市府办明电〔2016〕58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衔接2017年8月省住建厅和省发改委出台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市发改局、城乡规划局、住建局共同组织编制了《梅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现已形成了初步成果,并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工作安排,公示期为2017年12月26日至2018年1月26日,公众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26日。凡对规划内容有意见建议的单位或个人,可在公告期内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该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利。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您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加盖单位公章)。    公示受理部门: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梅州市城乡规划局、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电子邮箱:MZGH2017@ 联系电话/传真:0753-2250470(电话)、0753-2188131(传真)(上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通信地址:梅州市江南新中路市政府大楼三楼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来信请在信封注明:梅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公示反馈意见)。邮政编码:514021。附件:《梅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公示文件) 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梅州市城乡规划局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7年12月26日梅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公示文件)一、规划背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深层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合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梅州市抢抓“两大政策”机遇,扭紧“三大抓手”,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全力加快振兴发展步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粤发〔2014〕13号)、《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等规划和政策文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市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发展路径、空间布局、重大任务、近期行动计划和体制机制改革等关键举措,同时展望2030年梅州市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性安排,是指导我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规划与行动纲领。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省“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总目标,落实“两大振兴政策”,扭紧“三大抓手”,全力建设“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为重点,以加强产业转移园与城镇联动发展为关键,切实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保护客家文化与生态文明,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梅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城镇承载力和产业就业吸引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五化同步,城乡统筹。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着力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人口集聚、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产城联动、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山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构建区域联动、组团发展的开放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形成以人口城镇化承载能力为依托的新型城镇体系,促进梅州市中心城区、各县(市)中心城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