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精华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216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华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10/6 文件大小:2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华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简介国家教育部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己正式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共有: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案例等六个部分。下面分别作简要的介绍。转发省教厅《关于举办“2004年广东省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资源平审活动”通知》一、 课程的基本理念1、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的平台。3、 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二、 课程设计思路1、 课程设计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2、 课程模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部分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共36个学时),建议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学****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选修部分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再加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三、 课程目标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发表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具体体现在:(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内容标准包括一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 必修2学分:信息技术基础选修2+(x)学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包括2个主题: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有3个主题: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例举。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有3个主题: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多媒体信息表达。选修模块3:网络技术应用有3个主题: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选修模块4:数据管理技术有3个主题:数据管理基本知识、数据库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选修模块5:人工智能初步有3个主题:。五、 :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评价原则1•,,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二) ,,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三) ,,提高评价效率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第三、教科书编写建议:(1) 要强调适应性(2) (3) 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4) (5) 要渗透人文精神,,要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基础设施与设备(2) 教学信息资源(3) 师资队伍建设六、 案例 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來说明新课标在教学中实施的方式。(略)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文化形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