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观测沉降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测沉降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测沉降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  2第一节观测目的  2第二节观测原则  2第三节观测点布置  2第四章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2第一节观测控制点设置  3第二节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3第三节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5第五章沉降观测人员组成及职责  6第六章观测资料及整理  6第一节观测资料整理  6第二节观测成果  6第七章附图  6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渔安安井温泉旅游城“未来方舟”项目G1组团三标段工程,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渔安安井片区,由20#~25#楼6栋高层组成,其中地下部分为-5~-1层裙楼组成(20#、21#楼负2层,22#、23#、24#楼负4层、25#楼负5层),地上主楼部分为33层住宅楼,标准层层高为3m,。第二章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未来方舟G1组团三标段施工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第三章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第一节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第三节观测点布置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特点,G1组团三标段每栋塔楼共布置约8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第四章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观测控制点设置控制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持和使用方便的地点。拟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置4个水准控制点,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定,并准确测定其高程。为保证准确无误,将分时间段、往返观测,往返观测之差满足:MΔ=±小于±。工作基点用作直接测定观测点的起始点或终点,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工作基点,与控制点一起布设成水准环线,按要求进行联测。观测点埋设:针对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沉降观测埋设在首层核心筒剪力墙、外部柱侧面标高+。控制点埋设要求详见下图。沉降观测点大样第二节仪器设备、,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本工程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仪为DS-B32水准仪,塔尺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塔尺,使用过程中尽量只用第一段标尺,以降低误差。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