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时间检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广州日报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新星出版社2011年7月《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总结10个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反驳□思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受到了广泛质疑,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从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到经济掠夺问题,加上全球霸权在金融海啸中显露的腐败,种种迹象显示,让整个世界重新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契机正在显现。作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总结出10个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逐一进行了反驳。他反驳的这10个观点是:1马克思主义终结了;2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3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4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梦想;5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6是唯物主义者,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7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是最无用过时的;8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9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10过去40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早年读文学理论,对特里·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那本小册子印象很深,后来找他其他的书,也大都与文学有关。不知道是否因为这种印象,我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总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别扭。对于一个论辩味道很浓的政治议题而言,这种散文化的风格太不适宜了,文学化的语言,跳跃性的思维,都与话题的思辨性相差甚远。如果把伊格尔顿定位于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我很欣赏他的一些研究文本,机智、幽默甚至有些刻薄。但是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而言,伊格尔顿似乎缺乏一种谨慎的耐心,他太急于反驳那些理论中的假想敌,反而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个理论困境。他的语言太狡猾了,从一个能指跳跃到另一个能指,从不想让别人抓住他的立论。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立论,辩论的目的是驳倒对方,至于自己想表达什么,建构什么,反而一时没有了主意。伊格尔顿想厘清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但其行文的思维和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先说“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题目,基本属于一棒子打死的类型,有人看到这个题目开玩笑说伊格尔顿是个不折不扣的标题党。没有一种主义理论可以理直气壮地高声叫卖,夸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更何况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中的几番浮沉已经招致了众多的非议,而伊格尔顿在本书中选取的进行逐一反驳的10个议题(且不论是否成功),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论。在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的推崇中,我们能察觉到他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有巨大的误读。伊格尔顿选择为马克思主义辩护,这是一个“左派”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暴露出的众多痼疾时的本能冲动。仿佛是说,资本主义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马克思主义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重回战场,夺回本来属于我们的阵地。但是他在表述这种立场的过程中,反而暴露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严重不足。换句话说,你用一个许诺的美好未来兑换一个千疮百孔的现实,本来就是不对等的狡辩。其实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不在于你选择什么,而是你应该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否正确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历史不会允诺未来。而且从纯粹作为一种理论来讲,它更需要的是时间的检验,而不是用所谓的资本主义来检验。同样而言,对于现在已经陷入各种危机的资本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也未必是适合他们的一剂良药,他们更需要的是反省自身,寻找危机的根源。从本质上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