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中国茶类.doc

格式:doc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茶类.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6/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茶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茶类我国是茶的故乡,历经四五千年历史,形成了名目繁多的茶叶品类,难以胜数,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六大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及青茶(其商品名为乌龙茶)等,分别简介如下。一、绿茶类我国绿茶有4个类型,即:蒸青、炒青、烘青及晒青等4个类型绿茶。这4个类型,均有杀青、揉捻及干燥等3个主要程序,属不发酵茶类,其中:蒸青绿茶,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古老的绿茶类型;其次是炒青绿茶;再次是烘青绿茶,以及晒青绿茶等。这类茶共同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共有的工艺为“杀青”。1、蒸青蒸青绿茶简称蒸青,这个类型茶,早在唐代前就出现了,一直延至今天我国西南茶区,武陵山区湖北恩施玉露茶就是这个类型的绿茶,今天日本玉露茶和煎茶也都属这个类型的绿茶,现以恩施玉露茶为代表简介如下。恩施玉露,别称“玉露茶”或“玉露”,是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属蒸青绿茶,其初制工艺,仍沿用唐代的蒸汽杀青方法。这种绿茶采用蒸汽杀青,在绿茶初制工艺中,目前我国保留为数不多。这个茶创制年代,相传清康熙年间。初制工艺采用传统的初制工艺,其工艺过程分为蒸青→扇干水分→铲头毛火→揉捻(同转和对揉)→铲→毛火→整形上光→拣选等7道工序。除了蒸青、扇干水分、拣选外,其余各道工序均在焙炉上完成。蒸青——首先是采用高湿蒸汽、薄摊鲜叶、快速透匀进行蒸青。待鲜叶蒸青完毕,立即用蒲扇或电风扇进行骤降蒸青叶温,以防蒸青叶变黄色。铲头毛火——待蒸青叶全部降温后,再将蒸青叶投入120℃左右的焙炉上,由2~4人使用铲法,待蒸青叶基本成条。叶色油绿,梗脉满布“鸡皮皱纹”,稍显白毫,手捏蒸青叶不粘,亦不成团,俗称“散子”,迅速下炉后,再摊凉降温。揉捻(回转揉和对揉)——这时需要反复将铲头毛火的茶坯入炉,采用“回转揉”和“对揉”法进行揉捻,当茶坯初具紧、圆、直的外形,叶细胞破碎率达45﹪左右时,再次下炉将揉捻叶降温。铲二毛火——待揉捻叶降温完毕,继而将揉捻叶再入炉中,仍然采用铲法使揉捻叶茶条色泽油绿、滋润光滑、梗黄绿,叶软而不刺手,再下炉进行冷却,其目的使叶子水分再重新均匀分布到叶表面。整形上光——再次将铲二毛火的茶坯投入炉上进行整形上光,这是使玉露茶品质特点形成的重要工序。此工序义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l公斤铲二毛火的茶坯,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条,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于即可;转入第二阶段时则采用“搂、搓、端、扎”4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过程约需70~80分钟。拣选——最后烘焙至用手一捻茶叶即成粉末,梗能折断即可以选。拣选主要拣剔碎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松针,毫白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艳如绿豆;汤色嫩绿明亮,而显萤光,香鲜味爽,叶底绿亮匀整。2、炒青炒青绿茶简称炒青,这个茶类产最多、分布广,主要是分布在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及江北茶区,其初制有手工与机制两种,其初制各工序目的要求基本相同。根据茶叶的外形不同,又分为3个类型,即:长炒青、圆炒青、细嫩炒青等。(1)长炒青绿茶其花色品种丰富多彩,产量最多,又分布最广,均居3个类型绿茶的首位,如安徽的屯绿、舒绿;浙江的杭遂绿、平绿、温绿;江西的婺绿、饶绿;江苏的苏绿,湖北鄂绿,湖南湘绿;贵州的黔绿,云南的滇绿,四川的川绿:以及河南信绿,陕西的陕绿,均属长炒青绿茶。现以屯绿等为代表简介如下。●屯绿屯溪绿茶简称屯绿,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源于休宁松萝茶。在历史上屯绿有:一是祁东、婺东的“四大名家”,即:凫溪口、下土坑、杨村、李坑(小范围以杨树林、杨村、骑马洲、下土坑为代表)出产屯绿为最好;二是休宁的“四大名家”即:大源(流口的茗洲)、沂源(溪口梓坞)、平源(五城的古林)、南源(汉口的小阜)等,这些区域的茶产品,均是屯绿珍品,久享盛名。原屯绿主产区包括今安徽的屯溪区、黄山区、歙县、休宁、黟县、绩溪、石台、祁门东乡:江西的婺源、乐平、德兴、玉山;浙江的昌化、淳安、遂安等,亦多以屯绿区为荣誉。建国后屯绿产区屯绿产量分布情况:﹪,﹪;﹪;江西婺源占20﹪,德兴占l﹪。屯绿制作工艺精细,也是十分独特的,分初制和精制两部分,现分别简介如下:初制——过去屯绿初制分为杀青→揉捻→千燥等3道工序。精制——主要经过焓→筛→扇→簸→拣等工序。初制品要补火匀堆后,才能成为成品茶。同时建国后,我国精制茶还实行机制制茶,并在歙县、休宁、黟县相继建立了精制厂,从而使精制茶全部采用机械化,以代替手工操作。机制精制茶,主要工序是:筛分→切断→风选→炒车→拣剔→复火→匀堆等,其花色品种分为特珍、珍眉、雨茶、特贡、贡煦、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