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基层社区如何减负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层社区如何减负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10/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层社区如何减负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层社区如何减负心得体会近年来,通过在基层社区工作中实地走访调研,和与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交谈,可以切身感受到社区工作十分辛苦,既要面向居民服务群众,又要承担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交办的大量任务。同时,社区委员尤其是社区书记的工作压力极大,不仅要走遍社区联系单位和居民,出面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会议、调研、观摩、考核和检查,常年加班甚至带病工作。社区干部们都迫切希望理顺社区职责,减轻工作负担,腾出人手和时间为居民群众做更多“实事”。一、基层社区减负越减越重的原因思考社区是个小社会,工作面对千家万户,特别要为社会适应能力弱的群体服务,工作的繁重、具体、琐碎在所难免,社区干部对此并无怨言。让他们感到无奈的是,各部门、各方面都把社区当成执行末端,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向社区交任务。社区被来自不同部门的要求牵着鼻子走,没有足够的精力为居民服务,自治组织的性质难以体现。一是“准入”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随着社会转型,以往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各种社会管理事务、行政突击任务需要新的组织来接手。在专职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社区成为各部门、各方面能够抓得住的执行末端,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社会活动任务转移到了社区。上级各有关部门都以“工作进社区、下基层”普及推广为由,使得几乎所有职能部门的工作都能在社区找到缩影,有的甚至不向街办打招呼,直接召集社区干部开会、布置任务。如信访、计生、党员管理、卫生综合治理、普法教育、科普宣传、助残、老年人工作等数十项工作,大多由社区直接承担,越来越多地压在了社区头上。尽管文件中有“对于各部门派给居委会职责外的工作,居委会可以拒绝”这样的“尚方宝剑”,但由于考评方式、经费划拨、人员调整等多重约束限制,实际上居委会很难对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说“不”。二是考核不合理,人为增加社区工作量。作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其服务居民、组织自治的绩效,理应由居民考核评价,实际却是各部门下达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考核各自交办的工作。目前,针对社区考核的细则大体包括组织、纪检、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教科文卫体、关心下一代、创建平安社区、民政、劳动社保、就业创业、计划生育、城管卫生、社区资产等数十种,计分考核内容累计达150余项之多,其中还设置有多个“一票否决”评先进资格的项目。根据考核内容,几乎每种考核项目都要求检查纸质台帐,有的还要提供活动现场、图片资料、新闻报道剪报等辅助资料,给社区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量。三是部门工作程序不合理或复杂繁琐,人为增加基层负担。首先是各种入户调查表式复杂,且填写要求高。目前社区每周都能收到各种要求入户调查填写的表格十余种,每种调查表都有几十个项目,而且个别表格填报的技术要求高,所有表格都需社区工作人员逐项询问、代填,其中个别表格还涉及“养老金数额”“家庭年收入”“救助金发放日期”等具有一定私密性、居民不愿提供的内容。其次还有很多工作反复查审、程序繁琐,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如困难家庭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本来是一项惠民政策,但社保、财政部门只强调资金安全,不考虑基层和群众的负担,全程设了多道审批关卡。具体到社区,除了每年填写社区内所有享受补贴人员的审批登记表外,还要收齐他们全额缴费的凭据复印件,填好审批表,报送劳动就业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审批后通知社区领回补贴款,社区再逐户通知发放,手续繁琐又没有固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