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高等教育的概念(一)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三)高等教育概念的内涵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2、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类别培养人才专业教育:高深而专门3、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的教育学术性指学问、科学,是认识论的范畴,解决“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职业性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实践论的范畴,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业性教育,培养专门人才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生理、心理)3、教育劳动的特征:复杂精神性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人与人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萌芽阶段1、古希腊雅典时期:雅典大学:研究“七艺”(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文法、修辞学)代表人物:“希腊三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世界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官私合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代表人物:孔子、老子(二)雏形阶段1、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分科大学:萨莱诺大学(1137年)、波伦亚(1158年)巴黎大学(1150年)、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1)两种基本类型:行会:商人和手工业者行会;学者行会是模仿的产物,是中世纪大学的原型。行会组织方式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的最重要影响力量。学生大学(学生行会):以波伦亚大学为代表教师大学(教师行会):以巴黎大学为代表2、十九世纪后期:自由教育派与科学教育派之争(1)传统大学的教育理念英国纽曼自由教育(人文教育、文雅教育)?°象牙之塔?±观点:用古典学术与文化来造就新人大学要与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2)科学教育: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向斯宾塞:近代自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观点:古典人文教育对人的生活没有直接用处,是花哨摆设和虚文华饰。人文学科应放在学校课程的最底层,科学课程应该居于所有课程之首。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教育在传统的大学里站稳了脚跟。(四)完善阶段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职能不断丰富和充实1、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1810年柏林大学?°洪堡理念?±?°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独立与自由统一?±的办学原则。提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强调教学与科研统一,突破了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影响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2、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19世纪20年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注重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社会上应用威斯康星思想:大学必须为地方发展服务20世纪后期美国的?°赠地学院?±、(社区学院)3、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985工程?±三、高等教育价值(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一)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主要观点: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代表人物:纽曼《大学的理想》教育要培养人的心智和理智(终身受益的品质)永恒主义派的代表人物:赫钦斯(1)提出培养“完人”的教育观大学教育的目的有切近的和最终的之分。切近的目的是发展智性美德;最终目的是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完人(2)提倡通才教育大学教育本质上应是通才教育。他反对大学过早专业化,要求专业化的教育必须建立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3)主张学习?°永恒学科?±,编制?°名著课程?±。2、大学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促进知识传播而不是知识的创新《大学的理想》:大学的功能不是研究,研究应该在其他的地方进行。赫钦斯永恒学科3、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古希腊:自由教育?°七艺?±近代:人文教育现代:普通教育普通高校(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观点: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威斯康星思想?±的创始人范2海斯提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美国高等教育家克拉克?¤克尔在其《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提出了?°多元巨型大学观?±,他认为,未来的大学,教学的地位逐步下降,科研的地位不断上升,多元巨型大学将全方位地服务于社会,并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也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就是关于大学的社会使命。他主张大学要走出?°象牙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2、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专业教育,即大学活动按专业划分,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四、高等教育目的(一)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1、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