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魏公子列传第二课时.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公子列传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公子列传第二课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的::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首先是传记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其次是烘托手法的分析。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文中用不少笔墨描写了侯嬴的形象,必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写侯嬴是为了写信陵君--侯嬴在关键时刻独出奇谋并杀身相报,正是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所结出的硕果。弄清这种烘托手法,才有利于突出传记主人公的形象。教学方法:本文可以交叉运用阅读和诵读两种教法。第3、7、8三段写人物语言、行动和神态栩栩如生,内容十分深刻,能背诵下来,可以终生受益,宜用诵读教法,使学生当堂基本成诵,以减轻其负担。其余部分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有关背景常识。,却占原文三分之二篇幅。被删节的部分有:①信陵君有客能知赵王阴事(中华书局版本第3段);②留赵后,却赵封,与赵处士毛公、薛公游,倾平原君客(同版本第10-11段);③秦日夜伐魏,魏数请信陵君,乃归国(同版本第12段);④将五国兵破秦军于河外,逐秦军至遂谷关(第13段);⑤魏王曰闻毁言,使人代公子将,公子病卒(第14段)。以下略叙魏亡及汉高祖常祠公子。从传记的大体内容可以看出,信陵君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课文中说:“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这大约是指前266年以后的事。尽管如此,“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窃符救赵,又是违背魏王意愿的,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公子仍不敢回来。留赵十年,秦军“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才迫不得已请他回来,做了上将军;可是击败秦军后又免去他的职务。“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卒后18岁而魏亡。信陵君的悲剧命运跟魏国的衰亡过程是相始终的。,这涉及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士,即知识分子。这些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他们或走公室,或入私门,以自己的才学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其中一些最杰出的人物能以布衣而取卿相,如苏秦、张仪、蔺相如等。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司马迁为四君立传,都提到门客的事迹,重视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如《孟尝君列传》中提到冯,《平原君列传》中提到毛遂,《春申君列传》中提到朱英。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读史传要注意传中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窃符救赵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这是信陵君对六国反秦斗争所作的杰出贡献。这贡献是在侯嬴的帮助下作出的,也是信陵君善于养士的最有力的证明。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弄清有关的背景常识。、二、检查预习1、解释一词多义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今公子故过之(特意)朱亥故不复谢(有意)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引:公子引车入市(带领)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为公子先引(引路)就:乃谢客就车(上,登上)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