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 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教学过程】一、 板题示标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走进黄土高原,领略一场充满激情的民间艺术表演——安塞腰鼓(板书课题)。二、 第一次“先学后教”1、 自学指导(10分钟)①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②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③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2、 先学后教(5分钟)①学生按要求自学。②检查词语:指名读主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齐读词语。三、 第二次“先学后教”(8分钟)1、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相机进行方法指导。2、 分小节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正音,相机进行长句朗读指导。3、 读了课文,安塞腰鼓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完成填空: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用书上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4、 指导朗读。朗读时要求语调激昂,语速稍快。范读、指名读、齐读。第三次“先学后教”7分钟)1、指导书写生字2、理清层次。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场黄土高原上的别开生面的安塞腰鼓表演,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按照时间顺序,课文可以分为儿部分?五、当堂训练(10分钟)1、“好一个的安塞腰鼓!”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听写生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笫12至16自然段。,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板题示标1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齐读课题。二、 第一次“先学后教”(学习第二段)(-)自学指导(一):(10分钟)(1) 、那么安塞腰鼓究竟妆子”在哪里?(2) 、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作了介绍。(3) 、看看你最喜欢安塞腰鼓哪一方面的“好”,再细致地读一读那部分内容,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简要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二)后教:(5分钟)A、 壮阔的场面美B、 沉重的声响美(1) 指导两个比喻句:说明鼓声怎样?(有着巨大的力量)那么,此时你又想说:这是( )的安塞腰鼓!(2) 指名男生读第9、10自然段。师: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C、 击鼓的后生美(1) 这是怎样的一群后生,课文是如何描写的?(2) 看到这些击鼓后生,让人有怎样的感觉?(用个词语或句子